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非常耀眼的一个人物。“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刘备被打得屡次丢妻弃子,客居刘表寄人篱下的时候,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隆中对》,弥补了整个刘备集团在大战略上的空白。虽然刘备对诸葛亮也并非言听计从,但看此后几年的表现,刘备集团确实在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去走,鼎盛时期也在一定程度实现了“跨有荆、益”的前提条件。当然后来荆州被孙权夺取,蜀汉只能依靠汉中进攻汉中和陇右,缺少奇兵牵制曹魏的兵力,最后困死在益州。诸葛亮虽然是千古名相,他为刘备制定的战略也起到了成效,但一直以来也有很多争议,为人所不取。小编下面主要说说苏轼一家对诸葛亮的战略的争议之处。
苏洵:先弱而后强,刘备集团战略最根本问题
“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这句话出自《管子·制分》,也是苏洵认为的蜀汉后期的最根本问题。刘备充分利用自己“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与曹操也是势同水火的死敌。消灭曹操自然是刘备的终极目标。而在天下三分之后,曹魏的实力最强,江东的实力比蜀汉强,但要明显弱于曹魏。
苏洵认为,诸葛亮坚持与孙权联合,进攻强大的曹魏,这一点就是所谓的“攻坚则瑕者坚”,必然要失败。蜀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暂时抛弃“汉贼不两立”的想法,先侵吞东吴壮大力量,争取与曹魏划江而治,依托秦岭、长江为屏障,占据益州、荆州、扬州、交州以发展,然后再徐图北上。也就是所谓的“乘瑕则坚者瑕”。
苏洵:先取益州,诸葛亮先图所守
苏洵认为诸葛亮战略中的另一个缺陷,是诸葛亮将重点发展的基本盘放在益州。从《隆中对》的时候吗,诸葛亮就将益州放在最高的位置,益州由刘备坐镇,荆州则由“一上将”负责。光复汉室的步骤也是刘备率主力出秦岭入关中,荆州上将从襄阳(虽然蜀汉到最后也没有占据襄阳)入河洛。总而言之,益州的重要性远大于荆州。
苏洵则认为,从益州进行北伐的难度非常大,虽然防御能力很强,但北上穿过绵绵秦岭的过程也非常困难。可以说益州的守势大于攻势,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就看出这一点,打算沿汉水东取“东三郡”,再进攻襄阳,打开蜀汉进攻无力的逼仄局面。当然这个计划由于太过悬危,被蜀汉高层枪毙了;后来的姜维屡次进攻陇右,但也没能打开局面,蜀汉果然困死在益州。
而荆州就与益州不同。荆州北上可以威胁洛阳、许昌;东向可以威逼江东;南下可以控制交州,可以说四通八达,处于天下腹心的位置。重点放在荆州的话,进攻方面是不成问题的,足以打得出去;同时荆州也有长江、汉水作为依托,周围环山,兼有山川之险。可以说荆州是攻守兼备的地方,应当作为刘备集团的基本盘。所以苏洵认为诸葛亮等人将益州摆在荆州之上,是一种战略上的失误。
苏轼:诸葛亮打仁义旗号取荆州、益州,仁义与诈力杂糅
刘备集团肯定是打着仁义的旗号的,刘备救孔融和陶谦(虽然救陶谦时并非是主将)、参与“衣带诏”、“携民渡江”(虽然历史上并没有渡江)等举措也给刘备攒下了相当的人望。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将这种人望和汉室宗亲的加成等因素考虑了进去,但他为刘备献上的计划,却是使用诈力。
刘表去世后,刘琮继承荆州牧的身份,投降曹操。刘备只好从樊城往南撤,到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说刘备进攻刘琮,拿下荆州与曹操对抗,刘备拒绝;取得荆州之后,刘备先与刘璋组成同盟,受邀入川进攻汉中,实际上却与刘璋翻脸,又夺取了刘璋的益州。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也参与了很大一部分。首先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将刘璋的益州视为刘备的基业;在攻打益州时,诸葛亮和张飞、赵云、刘封由东而西入川,切断成都和南中的联系,与刘备的主力对刘璋进行合围。这一战也算是诸葛亮带兵的“首秀”(虽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苏轼眼中,刘备和诸葛亮此举就是仁义与诈力杂糅,其行径和曹操没有什么两样,而刘备集团兵不如曹操多,地不如曹操广,如果再失去仁义的旗号,等于唯一的优势也不复存在。这就是苏轼认为的诸葛亮的战略与刘备集团坚持的政治口号的相悖之处,是其战略中一个缺陷。
苏辙:诸葛亮以治世之才,行使将略
诸葛亮是一个治国的大才,把蜀汉的烂摊子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一点毋庸置疑。对诸葛亮颇有微词的陈寿在《三国志》中为诸葛亮立传时,也是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政治才能,稍微批评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虽然小编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很强,只是低于政治才能罢了)。苏辙也赞同陈寿的观点,认为诸葛亮应该坐镇后方,主持蜀汉的政务,北伐曹魏的事情应该由专门的将才、帅才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