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神奇的一幕:医生仅通过悬丝诊脉,即可判断某女子的脉象为“喜脉”,恭喜这家人即将添丁进口。
那么,所谓“喜脉”究竟是什么?诊脉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医学手段吗?
与中医有关的传统典籍中,均收录了孕妇的脉象。可以说,医书中所收录的内容,是经无数医者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仍具备参考价值。时至今日,在中医院中仍有资历丰富的老中医以诊脉的方式判断病人的病情。
不过,诊脉绝非医者朝夕间便可学会的技术,而是一门需要长期经验积累的学问。病人之间往往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亦会体现在脉象之中。此外,怀孕的“滑脉”与一些疾病的脉象相仿,极易使诊脉者产生混淆。
所以,只有那些资历丰富,有多年诊脉经验的老大夫,才能在诊脉的过程中排除种种干扰因素。在中医理论中,存在不少至今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内容,但这些玄之又玄的内容有时又颇为奏效。
那么,喜脉的原理是什么呢?
在二十八种脉象中,主妊娠的脉象为滑脉,也就是通常意义的喜脉。由于身体构造的不同,女性会在特殊的生理期内出现与男性不同的脉象。在月经来临或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气血运行的速度不同于以往,这一点会在脉搏上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来。据医书所言,这一时期女性的脉搏摸起来就像是有一颗滑溜溜的圆珠滚动一般,是为“滑脉”。
所谓“把脉”,就是将右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指头,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顺序放在病患的脉搏上。在中医理论中,食指所触及的地方称作“尺”,中指所触及的地方称作“关”,无名指所触及的地方称作“寸”。倘若女性正处于妊娠期或经期,那么,诊脉的大夫便会通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肚感受到病患的脉搏跳动得十分流畅。
当然,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看出,影视作品中仅凭一根丝线即可完成诊脉的情况纯属编剧脑洞大开。想要完成诊脉,起码要将“关”“寸”“尺”三处的脉搏都探清,显然一根丝线是无法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的。所以,即便“悬丝诊脉”真的存在,也至少要用到三根丝线。看样子,那些对医道知之甚少的编剧需要补补课了。
言归正传,医者即便诊出了滑脉,也不能说明女性正值例假或妊娠期。因为,若人体出现了湿热、积食等病理表现时,这些症状亦会在脉搏上以“滑脉”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滑脉”并非怀孕的必然结果,只是断定怀孕的依据之一。对于一位有经验的大夫来说,还需结合“望闻问切”四大体系,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据说,即便是资历丰富的老中医,仅通过脉象来判断女性是否怀孕,也只有九成的把握。根据医书的记载,即便每个女性都会在妊娠期间出现滑脉,在不同的孕期中滑脉的表现亦不相同。在女性受精一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往往会出现种种妊娠反应,如疲乏、恶心、偏好某种饮食等。在中医为女性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无法诊出“病脉”,据此便可初步推测女性已有身孕。
这种判断方法,亦被古人收录进《素问》中,原文如下:
“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在此期间,孕妇的脉象往往比较正常,未必会出现滑脉这种情况。当孕妇停经两到三个月时,六脉方出现滑脉的迹象,这种迹象又以尺脉的表现最为明显。
《诸病源候论》有云:
“诊其妊娠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孕妇出现喜脉,往往是在怀孕三个月后。所以,在古装剧中刚刚怀孕不久的女人便被大夫诊出喜脉,这种情况亦属天方夜谭。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样,即便大夫在脉象上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亦不可轻易地下结论,还需结合其他方式进行确认,否则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
当然,时至今日,即便是中医也极少会通过诊脉这种方式判断女性是否怀孕。如今医学高度发达,只需在药店中买一盒验孕棒,即可达到验孕的目的,且准确度比诊脉更高。
那么,把脉能知道胎儿性别吗?
我国古典医书有记载:
“胎息之脉…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如是以脉辩人则,男女脉同,唯尺各异,阳弱阴盛,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其中,“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大概意思就是左边的脉象跳动得比较明显的,是男孩,右边脉象跳动比较明显的是女孩。
也有说法是“寸”的脉象跳动比其它更明显的话,那怀的就是儿子,不然,怀女儿的机率就大一些。但是,这样的诊断方法一直被包括一些中医专家在内的人质疑。
因此,这个方法靠不靠谱,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参考资料:
【《中医把脉概念》、《诸病源候论》、《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