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次入相府的宰相

2020-12-15 06:09:01 作者: 宋朝,三次入

宋朝开宝9年,也便是公元976年十月19日午夜,开国皇帝赵匡胤病危,紧迫召见弟弟赵光义入宫协商大事,当晚过夜在宫中,第二天清晨,赵匡胤遽然驾崩,第三天,弟弟赵光义即位,便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宗。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说是十月19日夜,赵匡胤病重,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摆,好像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顷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响。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组织后事。

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了王继恩为亲信,当夜,他得知太祖病重,便与自己的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等候音讯。王继恩奉诏后,并没有去召见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了晋王府告知赵光义,赵光义马上进宫,没有打招呼就直接进入太祖的寝宫。

王继恩从晋王府回宫后,宋皇后马上问询:“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

宋皇后见弟弟赵光义已入宫,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现已无法挽回,请求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说:“共保富有,无忧也!”所以,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所以,坊间撒播着”烛影斧声“的说法,以为按宋朝宫殿的礼仪,赵光义是不行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过夜在宫里。宦官、宫女不行能脱离皇帝,竟然都脱离了。忙乱的人影、古怪的斧声,宋太祖在烛影斧声中忽然死去,这是一场事前策划好的血腥谋杀,赵光义弑兄夺位。

其实,赵光义是通过" 金匮之盟"取得哥哥赵匡胤的传位而当上皇帝的。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老迈、老五早死。宋太祖登上皇位的第二年,他的母亲杜太后得了沉痾,临终时,把宋太祖和宰相赵普叫到病床前,吩咐宋太祖将来要先把皇位传给老三赵光义,老三身后传给老四赵廷美,再由赵廷美传位给宋太祖的儿子。

杜太后让赵普当场记下这些话,并写成誓书,封存在宝盒中,由慎重牢靠的人掌管,这便是“金匮之盟”。。

赵普是大宋的开国宰相,也是宋太祖的亲信大臣,他一向对立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建议把皇位直接传给太祖的儿子,因而,公元973年8月,赵普被罢相,9月,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被立为“晋王”。

公元976年十月19日午夜,宋太祖病危时,遵循母亲的遗言,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也成了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依据。

亲王+京尹,是五代十国以来皇储的规范,早在开宝6年,赵光义便是“开封尹+晋王”,完全符合皇储身份,并且大权在握,参加朝中业务,而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26岁的赵德昭18岁的赵德芳,仅仅挂名的节度使和防护使,没有实权,也从没有参加过朝中业务。

赵光义即位后,新元新气象,录用了两位宰相,一位是开国元勋赵普,另一位是新人吕蒙正。所以,在汴京的皇宫里,从文德殿到垂拱殿的长廊下,常常见到两位宰相并肩而行的身影。

老宰相赵普已是花甲之年,步履有些沉重,却极有威严。吕蒙正刚刚四十出面,神采飞扬,必恭必敬,沉着不迫。两人走在一同的时分,吕蒙正总是故意怠慢半步,走在后边一点,表明对长辈的敬重。

大宋立国,人们总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是开国宰相赵普。

在吕蒙正的眼中,身旁的这位老丞相,历五代之世,佐太祖开国,历仕两朝,三入相府,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有时可敬,有时可畏,有时这样,有时那样,却总是与大宋合为一体。

赵普也好像从身旁这位新进后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记住自己第一次拜相时,也是四十出面,由于太祖对自己的信赖和倚重,成为大宋开国以来仅有独相十年的宰相,那时,太祖也是坐在垂拱殿里,自己一个人络绎于这条长廊。

第2次入相,已是太宗朝了,尽管自己曾被罢相,但是,这种工作,在久历人生的他看来,好像现已不重要了,此刻,又以前朝元老的身份入相,再登元辅,他感觉云淡风轻,宠辱不惊,尽管自己现已是六旬衰翁了,身旁也有了新进后生,大宋王朝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想到这儿,不免有些欣喜。

二人进入垂拱殿,跪拜太宗皇帝,太宗对眼前的这对伙伴很是满足。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在后周担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把握了军权。

第二年正月初一(1月31日),北方的契丹族想要联合北汉南下攻击后周,赵匡胤率军北上,抵达陈桥驿(今河南新乡封丘县东南部),赵匡胤和赵普密议发起叛乱,手下将一件黄袍批在赵匡胤身上,拥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来京城开封,城门守将是自己的手下石守信、王审琦,自动翻开城门,迎候赵匡胤入城,强逼周恭帝让位。这便是历史上的“陈桥叛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