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给你开出解除隔离证明后,你在网上再登记一下,你就出隔离期了,我们就不再登门给你做体温监测,祝愿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这已经是我上门解除隔离期的第15位居家隔离人员了。我们5个下沉干部常说,能够一对一地为村里隔离户每天监测两次体温、做心理疏导,是我们与居家隔离人员“14天的特殊缘分”,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安全度过隔离期,也希望这个缘分能变成友情一直延续下去。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包松娅 魏芯蕊
张嵩(左一)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村口执勤。村西头77岁的马大娘在村口检查站站了10多分钟,还不时踮着脚焦急地往路的远方眺望。上去询问后得知,马大娘的儿子户口在蒋辛庄村但并不住在村里,疫情发生后,马大娘一直没让儿子回村来。今天,将近一个月没见面的儿子要来给母亲送点水果蔬菜,因为儿子没拿村里的出入证,马大娘就来村口接儿子。我们劝大娘回家歇会儿再来,她还是坚持守在村口,请她在旁边坐会儿,她也不坐。老人家反复说:“虽然‘病毒’‘隔离’什么的我不是很懂,但这是国家定下的规矩,咱就得遵守。”马大娘在村口站了快半个小时,儿子的车终于出现在村口检查站,测体温、核对身份信息、勘验车辆、登记信息……按照流程进行检查后一切正常,马大娘才坐上儿子的车进村回家。可没一会儿,马大娘儿子就开着车出来了。“咋不多待会儿?”“老娘说疫情期间别在外面跑,得遵守规定,让我赶紧回家好好待着。”望着渐渐远去的汽车,我的内心十分感动,正是有了基层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防控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为了他们的平安,我们付出的每一点辛劳都是值得的。
市政协机关派驻碱厂村下沉干部,办公厅宣传处二级主任科员 甘宇:
乡亲们给了我最大感动
甘宇
我所在的碱厂村属于比较典型的人口倒挂村。村里外地租房的比较多,189户出租户里,就有96户525人离京回老家过节去了,现在陆续返回,面临的防控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在村里巡查过程中,发现有村民未戴口罩就外出倾倒动物粪便等情况。虽经耐心劝导,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配合,但也让我意识到,一些村民缺乏科学常识和防护知识,仅靠我们发现问题后进行口头提示作用有限。我便结合自己的工作专长,从市政协“委员讲堂———抗击疫情网络直播”中及时选取基层群众需要的内容,编辑加工成防护知识短视频,经村委会同意后,分批次发到村里的微信群中,便于村民们及时观看学习防控知识,增强主动防护意识。
随着外来返京人员陆续增多,我们几个下沉干部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到入户排查和为隔离户测温登记上来。这项工作归村妇联主任汪银攀牵头负责,这名“80后”还兼任着村会计,人很干练,做事踏实细致、井井有条。
甘宇
“他们家人还没回来。”在一户家门口瞄了一眼后,带我入户排查的一位大姐说道。
“也没敲门,怎么知道人没回来啊。”我心里有疑问。
“你看,我在他们家门缝里塞了个小纸团儿,他们要是回来过,这小纸团儿就会掉下来。”
看到我恍然大悟的神情,两位大姐低声笑了起来。这一刻,从没在基层工作的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群众的智慧。在我们下沉之前,为了弄清外地人员返京情况,几位大姐每天都要巡查好几遍,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有时候还专门选择晚上出动,挨户看哪家亮着灯,灯亮着就说明人回来了,白天敲门可以躲着不答应,但晚上肯定躲不过去。了解到大姐们如此辛苦,我和王晓蒙主动接过登记表,她们前面带路,我们敲门询问、核实登记。我俩年轻,手脚也快,这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上午2个半小时,就重新登记了48人。工作结束时,我俩的口罩都已经湿透了,摘下来后水珠直往下滴,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艰辛。
经过几天的入户排查,我们对村庄的布局和道路都已了然于胸。随着外来返京人员日益增多,我们主动肩负起隔离期人员上门问询、测温登记工作。
下沉期间,不时有村民自发来村里捐款捐物,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孩子,有全家齐动员,也有身在外地的村民通过微信捐款。“武汉一定会胜利!”一位老大爷捐款后举手高喊,让站在一旁的我深受感动和鼓舞。碱厂村的所见所闻让我坚信,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终将属于人民。
市政协机关派驻碱厂村下沉干部,办公厅中山堂管理服务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 佟强:
14天的“特殊”缘分
佟强(右一)
“小张,咱们来看看体温表,36.5度,好,体温还可以,我怎么看你没精打采的啊,来,电子体温表再测测。行,没事,温度正常,千万别出去啊,咱憋足14天就都好了,有什么事儿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