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社区 战“疫”有我——来自乌鲁木齐防疫一线的报告

2020-07-29 05:15:12 作者: 守护社区 战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军鸽 牟敏 唐红梅)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万家灯火平安点亮,总有社区工作者负重前行。连日来,在城区街角,乡间小路,不分白天黑夜,到处都有社区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平凡普通,却有着不平凡的担当。

场景一:

日行万步 一天300通电话

“嗡嗡嗡······”沙依巴克区扬子江路片区腾威社区副主任朱慧娟被手机的来电震动吵醒,挂了电话,她努力睁开眼睛看了看时间,9点25分,而就在3个小时前,她才忙完。

在腾威社区,像朱慧娟一样参与值守的干部有31名。他们既要做好每一个小区的“守门人”,也需要解决辖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为此,这群社区干部练就了一个本领——记性好。说到人名就知道在小区几单元几楼几室,谁家有老人不方便下楼买菜,谁家的孕妇需要多照顾······这些事,社区工作人员都会记在心上。

“特殊时期,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朱慧娟一边说着,一边起身穿鞋,戴上口罩冲出了办公室,处理电话中居民反映的——需要社区派车前往医院,将病人接回家一事。

安排好车辆,朱慧娟又去查看送菜情况。协调着现场,而朱慧娟的手机也没断过······

“每天电话就要接近300个,协调、巡视、解决问题,每天至少也要走两万多步。”朱慧娟说,朋友圈里有人羡慕她能在外面忙碌,可这背后是多少的责任。自己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早日过去,大家赶紧恢复以往的生产生活。

场景二:

忙到凌晨 办公室里和衣而卧

凌晨3时,经开区(头屯河区)钢城片区洛克伦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绍鹏结束一天工作,拖着沉重的身体,衣服都没脱就躺在了办公室的折叠床上。

这几天,王绍鹏和同事们一直处于逐户排查、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半夜准备物资等连轴转的工作状态中,基本半夜或是凌晨才能回到办公室休息一会儿。

“7月28日重点:安排车辆,负责送居民前往市区医院换药;做好小区消毒;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安排人员去小区值守;给辖区独居老人送饭······”在王绍鹏的本子上,写满战“疫”工作重点。

“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但每一户的每件事都得记在心上,不能疏忽。”王绍鹏说。

洛克伦街社区有30栋楼,2700余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50%,加上距离市中心路程远,所以在服务居民的过程中,需要格外细致和操心。

每天中午,王绍鹏都会打包好午饭,为86岁的独居老人王金秀老人送去。“老人最近情绪有点不高,除了送点饭菜过去,得再陪她聊聊天。”王绍鹏说。

王绍鹏说,太多的居民需要他们,现在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场景三:

人手不足 找来丈夫做志愿者

“不怕你笑话,真的累哭了。昨天我们还开玩笑说,以后每天哭一场再开工。”在高新区(新市区)三工片区经环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于亚辉一边忙着分装居民生活用品,一边笑着说。

于亚辉的家就在她所工作的辖区,但她来不及回家。除了做好社区封闭、站岗值守、居家群众服务保障、消杀防疫等各项工作,还有1673户居民等待排查。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于亚辉说,关键时刻决不当逃兵。

前几天核酸检测,为了减少居民排队等候时间,于亚辉让居民在家等候。她穿上防护服,一个楼一个楼的通知,接到通知再下来排队采样。一天下来,于亚辉的嗓子哑了,但她不敢轻易喝水,“这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上厕所就要换,多忍忍就行了。”

工作任务重,社区人手不够,于亚辉和丈夫商波商量,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母亲家后,于是,丈夫商波便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统计居民所需生活物品、采买配送,商波跑前忙后,有时路过母亲家,孩子也会趴在窗户边喊爸爸。“心里也难受,但社区工作人员是真的忙,我能帮点忙就多帮点。”商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