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光灯、摄像机、大屏幕……当记者走进位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3楼的这间图书室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走进了一个小型的简易摄影棚。
高高的书架上整齐排列着书籍,搭建了一个感观极佳的拍摄背景,书架前摆放着一个小沙发、一个小茶几,边上还矗立着一个屏幕,上面正播放着PPT。
“怎么样?领带打好了吗?我坐姿还好吗?”镜头前,主讲人正跟摄影师沟通。这里正准备录制的,是上海一中院的微课程,而主讲人则是一中院的法官,他讲的内容是自己多年办案实践中对一类问题的总结经验。
在上海一中院,这样的录制场面在今年以来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提升审判质量是上海一中院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而随着案多人少,且案子越来越复杂的趋势,法官如何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及时获取“老法师”们的审判经验?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学习审判规则?上海一中院提供了答案……
全市首创“大规模微课程”法官化身“老师”传道解惑
“这么大规模的集中录制微课程,我们院应该是上海首家”,上海一中院研究室郑天衣主任表示,今年总共将推出35个微课程。
为了传承审判经验、提升司法能力、促进适法统一,今年上海一中院创新推出系列“微课程”。截至目前,已推出13个法律适用系列微课程、5个类案裁判方法系列微课程,而第二批微课程录制工作也已经启动。每一个课程时长大约十几分钟,主讲法官会在一个视频中讲透一个问题,提供审判经验。
谈起这项“精品”,郑天衣打开了话匣。“其实我们去年就已经尝试过录制微课程了。那时候是小范围的。”他介绍,去年上海一中院报送了5个微课程参加国家检察官学院举办的微课程比赛,最后获得了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据介绍,课程的初衷是想对资深法官的经验进行梳理,让它们传承下去。原本还是打算小范围内交流的,然后遇上了疫情。由于疫情,大规模的线下学习无法开展,而线上统一学习又很难让大家都凑出同一个时间段,这时候微课程就成为了学习审判知识的最好选择。于是大规模的微课程录制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为了确保质量,上海一中院从主讲人的选择、PPT课件的制作、录制的过程等都由院领导严格审核把关。微课程的受众是有法律基础的职业共同体,简单来说就是面向法官、律师、法学院校等。也正是基于受众的专业性,因此对主讲人和话题的选择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目前首批的微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适用,这一类的主讲人主要是院庭长、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等。“他们的审判经验丰富,对内容的把控也更有自信。”例如“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一中院院长黄祥青带头参与课程录制。黄院长的微课程播出之后,得到了高度赞赏,记者看到在该期课程的微信留言区,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受益匪浅”。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一中院院长 黄祥青
另外一类则是类案裁判方法,这一类课程的主讲人主要是法官助理。“因为此前类案裁判方法的文字就是他们参与撰写的,现在要求他们对内容进一步提纲挈领。”
在话题的选取方面,主讲人会选择比较有共性的话题,即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理解上的误区或者不一致,值得拿出来探讨。同时也不能太大众化,得有一定的深度。目前课程围绕司法实践中常见法律适用问题和类案裁判方法,已涵盖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等审判领域,内容务实、实践指导性强。
“我觉得这个微课程的意义还是挺大的。”上海一中院民庭叶兰副庭长认为,法院的工作并不是就简单办理一个个案子,更重要的是把审判规则和理念传递出去、传承下去。
院庭长带头参与“老法师”经验推动审判质量提升
尽管审判经验丰富,但面对镜头讲课对于叶兰副庭长来说,还是头一遭。提起首次录制时的体验,叶兰坦言压力是挺大的。“首先对于PPT的要求就很精细,再加上全程脱稿讲,这就要求我对我所要讲的内容非常熟悉。”叶兰觉得这个过程也是自己进一步加深了解业务的过程。
叶兰主讲的话题是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黑白合同”问题。
上海一中院民庭叶兰副庭长 叶兰
“我一直办理房产类的案子,在办案过程中,我发现黑白合同这块问题比较突出,甚至可以说是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叶兰介绍道,招投标制度的设置是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但如果大家都通过“黑白合同”的方式去规避,那就可能会对建筑的安全造成隐患。
由于建筑市场特别复杂,实践中对于这一类案件的处理也存在不统一,“我觉得这一类问题有必要拿出来探讨一下。我希望通过分享讲述这类现象,让大家知道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去处理。”
这一课程在法院网上播出后的第二天,上海闵行法院就发来了反馈。“他们看完这期课程,觉得这种形式效果很好。”叶兰自己也颇满意,“因为我觉得我们做的微课程,不管是选题,还是时长都比较符合大家的观看习惯,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看。”
记者注意到,目前微课程除了在法院网上播出,上海一中院微信公众号也已经陆续推出微课程系列,而在微信上推出的形式包含了视频、音频、文字三种形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的需求。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适法统一,规范执法标准的尺度,如果大家都能统一认识的话,那审判质量肯定是可以提升的。”郑天衣提起今年上海一中院的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提升审判质量。“此外就是对辖区法院的指导,现在大家手头的案件都很多,要让大家集中在一个时间统一学习,次数肯定有限,而一次性的集中讲解,不能涵盖到很多类问题,所以我们的微课程也能满足辖区学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