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再谈教育焦虑与美育(下篇):研究孩子,尊重规律,美是欣赏

2020-07-21 07:00:09 作者: 人民教育家于

一是注重情感、道德、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教化。二是注重对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三是注重对家庭、国家、社会的奉献。这很有中国特色。我们学以成人,不是唯我独尊,而是既要爱自己也要爱别人,推己及人,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追求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清楚。

中国人讲得很清楚,“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人、成才的道路,终究是四通八达的。我们过去,六十几年前,我学什么,将来就做什么。现在不是的。进入到了信息社会,人机共存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新的产业新的职业层出不穷,你都想得到?都有预见性?不是这样的。

你有了基本的东西,把做人的底线牢牢把握住,有生存发展的真本领,从根本上说,是不用怕的。我们要打开这样一个视野,不要一味只求悬的目标。要尽量考虑得很宽,而不是很逼仄的,华山天险一条路。一切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时代的需求出发。

在你看来不值一提

在他就是困难,就解不开

你要帮他,要倾听

第三点,要协调我们感官的功能。作为师长,要增强亲和力,要赢得孩子的信任、信赖、尊敬。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与观察,我们也用眼睛,但有的时候观察得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我们用得顶多的是嘴巴(笑),倒不是吃东西,而是不断地讲话。对学生提要求,做这个,做那个,乃至于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学生烦死了。学生最讨厌的就是絮絮叨叨,你讲一遍好了,你讲五遍十遍还要讲,没完没了。

我自己教课的时候,非常注意语言的得体和新鲜感。比如讲“观察”,每次都尽量用不同的词,否则学生要腻的。我讲“打开认识的窗户”,讲“识得真、勘得破”,讲“洞悉、穿透”,等等。老是炒冷饭,学生怎么要听呢?高中的孩子,能够独立思考了。他的世界里头,东西是很多的。我们要调整感官,改掉絮絮叨叨的毛病,让耳朵多发挥一点功能,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我过去很懵懂,以为上课上得一清如水,学生学得就好了。不是这样的,根本不是这样的。你讲得一清如水是基本要求,但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教育家卢梭讲过,我们出生时,没有带任何东西,我们长大以后所需要的东西,都是教育赐给我们的。这句话讲得很深刻。为什么教育能够带给我?因为我有求知欲,我觉得很好奇,我有乐趣,我讲话大人听啊,我某个方面有能力啊,我在形成良好的习惯啊。这些,不能被破坏被漠视,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得又不一样。

因此,我们一定要倾听学生的呼声。孩子他有内心的诉求。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你看来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在他,就是困难,困惑,他就解不开。因此,你要帮他来承担,帮助他来排解,你要倾听他内心的需求。

要倾听,就要有亲和力。要知道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他喜欢什么,他关心什么。我做老师,我觉得起码要走进学生的“三个世界”。第一,知识世界,这一点我们老师做得比较多。第二,他还有生活世界,他对生活的向往,是些什么东西?生活世界是琳琅满目的,这就有对的、有不对的,那么我们怎么来引导。你要走进他的生活世界,知道他追求什么,向往什么。第三是他的心灵世界,所思所想,是非善恶的认识与判别,等等。

我为了走进孩子的世界,认认真真去学那些我不懂的东西。男孩子往往喜欢体育,我觉得非常好。体育本身有一种精神,团队的精神,不怕苦的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奋斗的精神,还有技能技巧,对发展脑子都很有好处的。我做班主任,做校长,都非常重视体育。体育不仅仅是一门课,而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方面。为了和孩子有共同语言,彼此的心弦,就要对准音调。一个交响乐,它的提琴和钢琴,要对得起来的。对准音调,你讲的话,才能在他心中弹奏,发出音响,才能引起共鸣。因此,我真的去看足球,去看场上什么是前锋,什么是中场,什么是后卫,后卫里头什么是“清道夫”,现在“清道夫”不谈了(笑)。当时踢中场最有名的,是容志行,他是怎么样的,迟尚斌又是怎样的。

第三,她的研究,抓真问题。从她的话,往往可以看出她思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国家最最重要的是人,有了人就有了一切。”她教课,从来不喜欢去教务处看分数。她做校长也喜欢听课,老师水平一听就大致有数。她对孩子“办法多”,秘诀就是研究。“对小孩子研究不够,自然就缺少办法。”“不研究,就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具体情况。打架其实不都是坏事,有时候是打抱不平。”“不能脱离实际。西方来的有些是对的,有些是不对的。因为国情不一样,文化不一样。我们要教育的人,是大视野、大情怀的,不是霸权主义、唯我独尊。”

进而,第四,她的办法,尊重规律。她不少话值得细品,就因其中有紧扣规律的深入思考。她与记者讨论时,脱口而出了一句:“小孩子要放在群体里头去帮助,形成‘场效应’。”这就像交响乐里的每个乐器、每个音符,每个人找到自己恰如其分的位置,心态就会和谐。所以她这次访谈从交响乐说起,其实是深入思考后的结果,有内在的深层逻辑。她还再三强调,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一个月都一个样的。七岁入学,大月份生的跟小月份生的就不一样,几个月差别就不一样,“急不得的,急不了的,急不来的”。人不能够破坏规律。我们中国讲究的不是控制自然,而是顺势,应天地而教化。到那个天时,小孩子会豁然开朗的。

她最后讲到,美是熏陶,美是感染。她深情回忆“我们老师讲爱国,并没有说你们要如何爱国,他就是讲得激情澎湃,自然就感染了你”。她反复说“最好的教育是无痕迹的。所以美育是一个突破,因为人人都追求美好,向往美好。硬讲大道理,不要听的,现在小孩多少敏感。不能是我们讲个正确的,马上就要他学。应该润物无声,在孩子面前少‘吐槽’,多讲些好的、正面的事例,并请他们发表意见,在讨论中潜移默化起效果”。

两次访谈后,记者最大感受是:教育确实是一门艺术,要研究孩子,要研究规律,而且是认认真真地、当回事地去研究,放到心头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如她所说,孩子的不足就是你的不足,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就像一本漫画的书名——《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要潜移默化,首先就得自己“有一身真本领”,首先得做好自己。事实上,回想起来也忽然意识到:两次上门采访,两次都是91岁的她,自己前来开门迎接。虽然她的家人也在,但老人如此坚持,就是一处润物无声的细节,在接触者意识到的那一刻,埋下一点触动、一粒种子。“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这句话其实蕴含着某种规律:做好自己,进而在自然而然中,让对方的心灵被唤醒、意识到。大人和孩子是一场缘分,孩子不是大人的物。好好对待孩子,做有办法的养育者,从研究孩子、尊重规律、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