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没“前途”?76年,他们做了件“对得起全天下炎黄子孙”的大事!

2020-08-06 14:03:27 作者: 考古没“前途

在这里,竟变得触手可及

2015年8月,外观造型飘逸灵动、

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樊锦诗带领着莫高窟人

用12年的时间

在戈壁上创造的奇迹

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

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

游客在电脑前

就可以看到莫高窟清晰全景

就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

在这些巨大工程一 一落地的时候

樊锦诗已经快80岁了

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

她为敦煌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NO.5

我心归处是敦煌

如果说76年前

岌岌可危、濒临消失的莫高窟

是民族的阵痛、是吾国之伤心史

那今天熠熠生辉、重焕光彩的莫高窟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更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而今天所有这一切

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的一群人——

一代一代赓续相传的

“敦煌守护人”

晚年的常书鸿和段文杰

1994年,常书鸿在弥留之际

对女儿说:“我死也要死在敦煌,

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回去。”

2011年,94岁的段文杰在睡梦中

终于又回到了

他魂牵梦绕的敦煌……

今天,82岁的樊锦诗

是积淀、是历炼

是只有潜下心来抛却杂念

才能有机会和千年的华夏文明对话

4年临摹一幅画像

10年找到一束光

64年面壁修文物

李云鹤、吴健、娄婕

还有更多的莫高窟人

他们不为繁华易匠心

择一事终一生

NO.4

与毁灭抗争

留住敦煌

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

成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的

第三任院长

眼看着壁画和塑像一天天变化

樊锦诗心里着急

尤其旅游旺季的时候

来敦煌的游客太多了

洞窟里二氧化碳报警器一直响

洞窟外黑压压一片排队的人

莫高窟温度湿度的变化

会加速壁画的退化

“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万一有闪失,我们就是罪人。”

一边是千年文物亟待保护

一边是百万游客期待观赏

樊锦诗开始琢磨着

怎么把洞窟里的瑰宝

搬到洞窟外面给游客参观

2000年前后

计算机开始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

樊锦诗一接触到信息技术

脑海里产生两个大胆的构想

一是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

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

利用数字技术永久保留莫高窟的“容颜”

二是以球幕电影的形式

让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

近距离体验和欣赏洞窟文物

尽管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大

但樊锦诗这个严厉、一丝不苟的老太太

做事只有一个标准

只要对保护莫高窟有好处

克服万难也要上

2006年,敦煌研究院

成立了数字研究中心

吴健和80多位同事用了整整七年时间

才终于完成了27个洞窟的数字化

也许我们很难想象

可能不算长

但摄影师吴健却用了十年的时间等待

才终于等来了那一束光

娄婕用了十年时间临摹

才终于通过那一条简单的线

与千年前的画工心灵交汇……

上世纪八十年代

更多的年轻人成为“莫高窟人”

18岁的吴健成为了一名文物摄影师

24岁的娄婕从西安美院毕业

她怀揣着当艺术家的梦想来到敦煌

很快,他俩都觉得自己委屈

吴健觉得拍照片算不上艺术

娄婕认为临摹别人的作品根本不算创作

当时的院长段文杰对他们说:

年轻人,喝惯这儿的水,

吃好这儿的饭,

先做敦煌人,

十年以后再说创作!

十年,在这荒漠上能做什么呢

娄婕在想,吴健也在想

敦煌158窟里中长15.8米的涅槃像

是莫高窟里最大的卧佛

也是大家眼中最美的佛

可如何通过一张照片

能让人感受到涅槃像神情安详

微含笑意的神韵和意境

吴健尝试了很多角度

却怎么也拍不出来

吴健每天从宿舍到洞窟

两点一线地奔波

日复一日地尝试

近十年的时光从快门中滑过

直到一天下午

他终于找到了那束光……

那束光穿透了千年洞窟的黑暗

刚好映在了佛祖的嘴角上

那一瞬间,吴健有些错愕

光芒仿佛带他和佛一起

穿越回了千年之前

他赶紧按下快门

一张前所未有的涅槃像

被记录在了胶片上

吴健凭借这张卧佛照片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

那束光是吴健用无数个晨昏昼夜

丈量过的千年时光

从那以后,吴健的照片里

融入了“千年莫高”的气质

而这张卧佛照片

也成了莫高窟最具标识性的照片之一

时间让吴健找到了那束光

也让躁动的娄婕静了下来

1989年,娄婕接到了临摹莫高窟第3窟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