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观展活动看青少年心理状态和社会认知能力

2020-09-06 16:41:26 作者: 从博物馆观展

写这个题材,是我5年多时间的持续关注。

在这5年时间里,我也一边研究青少年成长教育,一边学习心理咨询,希望通过不同方向的观察,找到青少年成长最真实的东西。

可以说,写此文是5年前打下的基础。不是突发奇想。

2015年10月,童青网小记者正式创办。当月的第二场小记者主题采风活动,就去的重庆历史名人馆。接着又去了华夏古匾博物馆和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至今,童青网小记者主题采风活动“博物馆系列”已达30余次。

每次,我们都在观察孩子是否对博物馆的主题采风活动感兴趣,同时偷偷做调查,问孩子“是否喜欢参观博物馆”,部分孩子说“喜欢”,有部分孩子说“没有意思”。

为什么会有孩子说“没有意思”?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由此,我就专门观察觉得博物馆观展“没有意思”的孩子。观察中发现,觉得“没有意思”的孩子,从一进博物馆,就在神游,心不在焉,根本不听讲解员的解说,游离于队伍之外。时不时还问老师,这个活动什么时间结束,有点不再想观展的念头。可是,又在家长的催促下,磨着性子,还继续参观。偶尔,也有家长看到孩子没有兴趣,早退。

这只是看到的一个表象。实际上,这是孩子的一个心理活动。从孩子到博物馆观展的心理角度来看,孩子对博物馆观展觉得“没有意思“,是一个浮躁的心理状态,说明孩子没有静下心来,对此事力不从心。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自然就没有兴趣。

一个孩子做事情没有静下心来,跟我们成人一样,只要是浮躁的心情,干任何事情都不称心如意。而孩子没有静下心来,不像成人表现得那么突出,也造成家长认为孩子真的不喜欢,既然不喜欢,也不强求孩子。结果,错过了孩子心情的最佳引导期。直到后来,孩子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家长很焦虑。从一个活动中观察孩子心情和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童青网小记者主题采风活动为什么要家长陪伴,就是让家长去观察孩子、去陪伴孩子,找到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的优点或闪光点,并进行鼓励。即使孩子静不下心来,我们仍然可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不是每个孩子都对博物馆感兴趣!这话没错。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理由,又是一个借口。摆放博物馆的文物,至少说,有一个你没有听说的故事。这个故事能不能吸引孩子?是否产生兴趣?这是检验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使一个孩子去探索,去研究,去寻找答案。如果孩子对事物缺少好奇心,这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因为,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好奇心的因素有:

1、依恋需要的满足:长期缺乏母爱和环境剥夺的儿童,由于剥夺了早期的母爱和感觉经验,对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尤其有害于好奇心的发展。如美国对出生后就生活在孤儿院的儿童的研究表明,这些儿童行为异常、冷漠、离群索居(称“社会迟钝”)。

2、儿童的情感特征:忧虑的儿童探索行为较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他们喜欢简单而又熟悉的活动容易成功。

3、儿童对权威的态度:相信权威的儿童对与自己不同的人、物、地等有偏见,思维死板,难以接受有多种解释的问题,并对抗新的观点。

4、新异性:儿童对新异的、复杂的、变化运动的、有多种解释的和自相矛盾的物、地、人感兴趣;但当他们被置于不熟悉、只有陌生人的环境中时,又表现出忧虑。可见,保持新异性和熟悉性之间的平衡,更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好奇心。

5、操作的机会:如果允许儿童用手自由探索和操作物体,与提出种种限制运动的规定相比,儿童提更多的问题。

6、交往的机会:无论学前儿童还是小学生,当与成人一对一时,提出的问题最多。3-7岁的儿童,小班级比大班级,能引出更多的问题。

7、成人的态度:成人的注意、敏感和支持与婴儿、幼儿、小学生的探索行为成正相关。允许好奇、支持和鼓励好奇并作出积极反应,好奇心更易被强化。

美国心理学专家所讲的七点影响好奇心的因素,都能在博物馆观展“没有意思”的孩子中找到。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在博物馆观展中,没有好奇心,觉得“没有意思”,这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深入了解孩子“没有意思”的原因。

从我们的观察和调查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没有找到 “博物馆观展”的兴趣。凡是到博物馆观展觉得“没有意思”的孩子,都不是自愿来的,而是父母做主来的。到博物馆来,家长与孩子没有找到共同的话题,根本没有通过前期的交流引发孩子的兴趣,也存在家长没有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没有发现孩子的兴趣究竟在哪里。因此,孩子一走进博物馆,就觉得“没有意思”。

二是跟家庭的文化熏陶有关系。在对博物馆观展觉得“没有意思”的孩子暗访中了解到,孩子的家长中,总有一个不喜欢文化,而且在家庭的环境中,总有一个喜欢打麻将。当我们问到,曾经爸爸妈妈带你去过博物馆吗?回答:没有!家长不喜欢,自然在家庭中就缺少这个氛围。

三是跟父母的情绪有关。我们对家长陪伴孩子到博物馆观展活动中观察到,凡是孩子对此觉得“没有意思”的,在家长中总有一人的情绪不好,影响孩子观展。比如:本来孩子对某件文物很有兴趣,一旁的家长就说“幺儿,走,看下一个”,无视孩子的心情。还有的家长指指点点,“你看别的小朋友,记得这么认真,你一个字也不写”,等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