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600号”绕道走?从强制治病到呵护情绪,这家最特别的医院给你精神力量!

2020-09-08 12:14:57 作者: 遇到“600

图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如果要给全上海的医疗机构投个票,最特别的存在一定是宛平南路600号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很多人还是习惯叫它精神病院。曾经,影视作品里的精神病院故事都非常可怕,大众思维中,它更成为了被铁栅栏围住的孤岛。不过,今年新冠疫情期间,随着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许多市民在手机APP和热线电话中与600号“牵手”,这才发现,原来这家疗愈心病的医院并不神秘,也不恐怖。“在了解它85年历史之后,你可能会彻底改观!”昨天闭幕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市民健康科普周活动上,院长徐一峰教授说。

精神病院改名,这是理念的提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历史最早追述到1935年开业的普慈疗养院,后改名为上海市立精神病医院,旧址在闵行。1958年,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成立,并在宛平南路上建立了总院,1985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病院和精神卫生中心,叫法不同,意义也大不相同。”徐一峰院长介绍,“精神病院,几十年前还是以治疗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为主,家里人觉得你有病,就把你送进来强制治疗。”这里的确是有“铁将军”把门的,窗户上也安着铁栏杆,很多人进来了就再也出不去了。但是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认知的增多,专业医生广泛接触了各学派的学术思想和理念后,精神疾病的概念也被不断更新和拓展。简单来说,从治疗严重精神疾病,到后来关注全人群心理健康,这种进步更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几十年发展的轨迹。

图说:上海市立精神病医院老照片

1988年,医院在上海率先成立开放式的病房(心身科的前身),徐一峰说,大部分精神病人其实并不需要铁门、铁窗“保护”。长期封闭隔离,可能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的削弱和丧失,而开放式的管理有利于去除他们心理上的束缚,有利于身心恢复和出院后恢复社会功能。

不过,传统的封闭式病房依旧保留,只是拆除铁栏杆,窗户改防爆玻璃,徐一峰告诉记者,即便是封闭式病房也和综合性医院的病房相差不大,同样窗明几净,同样管理有序。对精神科患者来讲,封闭式病房是需要的,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惩罚”患者,而是为保护他们免受伤害和伤害他人,也更保证治疗效果。

专业不断细分,能看好一种病就是厉害

徐一峰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起,精神科的医生们开始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上有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当第一条心理健康热线成立,第一个心理康复协会成立,第一家心境障碍(抑郁症)特色专科病房成立……学科也越分越细,不同病种分科诊疗,科科有特色,科科有专长。比如,精神科又分为普通精神科、老年科、儿童青少年科、心境障碍科、睡眠障碍科、物质依赖和成瘾科等。徐一峰说,过去人们常常觉得能看一百种毛病的才是好医生,而现代医学的学科不断细分,专业化越来越强,假如能看好一种毛病,也是一种本事。

比如厌食症,过去很少听说,但年轻女性当中发病率却不低,医院的进食障碍诊治中心为全国首创,开创了基于家庭合作的全病程整合医疗服务。再比如,老年科主要诊治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在内的认知症、老年抑郁焦虑等疾病,中心老年科是全国最早在社区探讨认知障碍高危因素与干预措施的研究机构之一,率先开展了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的全国常模研究。而在睡眠障碍科,以睡眠问题为切入点,让更多患者放下顾虑,接受治疗。

图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服务全人群,给心灵温柔呵护

当院长这些年,徐一峰深谙职业道路的艰辛。“这个群体太弱势了,有的患者人连家属也抛弃他们。”他告诉记者,精神病患者中无亲人、无资金、无保障者不在少数, 这里的护士不仅要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着理、喂饭喂药、康复锻炼的责任,还要承担患者的吃喝拉撒等所有的生活护理。因为了解了人性弱点,看到了悲欢离合,他们会更加亲切地对待患者。

“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精神科也相对属于弱势科室,但并不代表精神科医生不重要,从这次援鄂医疗队派出心理队伍就可以看出,身心健康同等重要。”徐一峰说, 当公共事件还在进行中,心理团队就要行动——不仅“救命”也“救心”,医学融合人文,这次抗疫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精神科医生的临床价值。中心派出了5名医生前往武汉,还有5名入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不仅疏导患者情绪,也为一线绷紧了弦的医务人员释放压力。事实证明,这种干预非常重要。病重时,来不及顾及心理,那时救命要紧。等身体上的疾病缓解了,心理症状就浮出来了。

徐一峰曾在2003年作为首个精神科医生进入SARS隔离病房。当时他要面对的是一位心灰意冷的女患者。因丈夫感染SARS去世,妻子深深自责,并不愿配合治疗,甚至有了厌世的想法。徐一峰穿上防护服,开始了床边心理疏导,患者慢慢才打开了心扉。后来,每次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市精神卫生中心都会第一时间派出专业队伍,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大家缓解焦虑和恐惧,以免造成长期影响。

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些年来,因生理因素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数字一直比较稳定;而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习惯的改变,心理障碍人数正逐年增多。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精神疾病(除阿尔茨海默病外)的终身患病率为16.57%;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的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好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精神学科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认知已经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600号,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积极的帮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