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石油新纪元铭刻历史坐标的长庆人

2021-03-16 12:16:14 作者: 为中国石油新

消费日报网讯(李治锋 通讯员 徐佳)2021年2月22日,长庆油田展览馆迎接了春节过后的第一批参观者。在讲述二楼发展厅时,“山丹丹”赵佳蕾在显示长庆油田最新油气当量数据的大屏幕前停下了脚步,声音洪亮的向参观者介绍:2020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6300万吨,这是中国石油历史上的新纪元!在长庆展览馆,所有解说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山丹丹”,因为这些讲解员全部有着油气田一线岗位工作的经历。

时间回到2020年12月27日,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宣布仪式现场,当产量一滴一方接近6300万吨的时候,长庆油田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江川郑重的站起身来,提醒在现场的同志们:我提议,当产量到达6300万吨时候,我们所有人起立,鼓掌迎接这一庄重的历史时刻。

上午十点,在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长庆油田调研,提出“大油田要有大的样子”4个月过后,中国石油诞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年产量新纪录:6300万吨!在场的所有人起立鼓掌见证这一时刻。

1970—2020,三代长庆人,为了这一时刻,前赴后继、奋勇接力,奔跑了50年。

40后长庆人张栋——跑步上陇东队伍中的一员

6300万吨实现的当天,73岁的张栋老师傅用手机观看了全程直播。一周前,来自长庆新闻中心的几个记者以他为主角制作了一个名叫《七日》的抖音直播,请张师傅讲述跑步上陇东那七天中发生的故事。

偶尔刷刷抖音的老张,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主播。“今天是个大日子,老石油都在看”,张师傅说。

在长庆油田50年的发展史上,有着很多张口即来的故事,比如三块石油支起锅,比如跑步上陇东,而张栋,正是当年那支急行军中的一员。

1970年6月,24岁的张栋还是石油师第十六团二连的一名普通战士,刚刚完成陕西咸阳10公里铁路抢修任务,就接到了开赴甘肃庆阳参加石油会战的命令。

“当时我刚从部队上下来,就第一个报了名。”张栋说他对石油工人自小就有一种天然的崇敬。

由于团里只有几辆汽车,运力紧缺,部队决定:以跑步拉练的形式向目的地进发。

从陕西咸阳到甘肃庆阳370余公里,对于车轮子来说不算长,但是对于脚板子来说确实也不短。

6月的陕北大地,烈日炙烤着大地。127名战士衣着褴褛,4、5人一组,拉着22辆满载工具和行李的架子车,开始了这场历时7天7夜的长途奔袭。

“那时候所谓的大路全程是砂石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连现在的乡村路都不如。饿了,就啃几口随身背的馒头;累了,靠在路边,拿出毛主席语录齐声朗读,就觉得浑身都是劲。”张栋老人说。

烈日炙烤下,战士们身上都晒褪了皮,脖子里都是尘土和汗水混合物,谁也不敢随便擦。一擦,就卷起一层皮,火辣辣地疼。

“赶路全凭一双脚,最怕脚上有水泡。白天赶路没啥感觉,晚上脱袜子就火辣辣得疼。”张栋老人早已经记不清翻了几道岭、几道沟,只记得前面3天大家走得很轻松,平均每天步行30多公里。从第4天开始进入山区,翻山越岭,难上加难,大部分同志脚起了泡,一挨地就钻心痛。

为了不影响赶路,当过兵的他有个应对水泡的小妙招。他拿出针线包,用火把针烤红消毒,轻轻地拿针在泡上扎个小眼,将里面的水挤干净,再找一根马尾巴上的毛,用针从皮下穿过去。由于马尾巴毛稍粗一些,水泡上就留出了两个小细眼,第二天走路再磨出的水会顺着细眼流出来,泡不会再扩大、皮也能快速愈合。

水泡上反复便长出了老茧。50年过去了,张栋老人脚上的死茧依然又厚又硬,摸起来刚钉的鞋掌,走路都会硌得疼。“这是急行军留下的军功章。”他说。

到1979年底,经过9年鏖战,长庆油田在陕甘宁建成9个油田15个区块,年产原油突破100万吨,成为了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百万吨级油田。至此,长庆油田奋力蹚过了创业会战的大河,迈入了正式开发的新征程。

背景资料:20世纪70年代初,为响应国家提出的“要大上人马,加快勘探步伐,在西北老区建设大油田”的号召,石油师第十六团二连127名战士积极克服交通工具极其短缺的情况,组织队伍跑步拉练,历时7天7夜,从陕西咸阳奔赴甘肃庆阳,成就了“跑步上陇东”的永恒经典,也自此开启了“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中筑丰碑”的艰辛创业历程。当时这支由40后,50后为主体的队伍大都20出头,是名副其实的年轻人。

60后长庆人张文正——与石头打交道的“石头人”

“跑步上陇东”10年之后,在终点站甘肃庆阳庆城县,迎接来了一个背着行囊,沉默少言的大学生,拿着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毕业证,叫张文正。

“我从小就喜欢玩石头,扔石头”,没想到,这一次相遇,就是一生,此后的近40年,像一块石头一样不爱说话的张文正和世界上最难开采的磨刀石打了一辈子交道。

鄂尔多斯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但油气资源普遍具有“低渗、低压、低丰度”特性,在这里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属于世界级难题。

在当时中国的科学领域里,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热演化与烃类成因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没有成型的技术参考,没有适用的试验装置,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张文正通宵达旦地改方案,查资料……他要自己开发研制高温、高压热模拟试验装置。张文正带着助手从西峰跑到西安,从上海跑到江苏,从胜利油田跑到四川油田,只为寻找能够加工试验设备的厂家。因为反应釜是玻璃的,大冬天他脱下棉袄外套将他的玻璃器皿包裹起来,一路上用胳膊肘护着不让别人碰,陶瓷加热炉死沉死沉,比磨刀石还沉,又不能托运,张文正和助手只能挑着扁担,一路赶火车、挤交通车。最终,从江苏无锡把几百斤重的陶瓷加热炉“抱”回甘肃庆阳。接着,张文正和助手踏遍了陕甘宁的沟沟峁峁采集样本,为试验做准备。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