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为何日本没在德苏战争爆发之际配合德国对苏宣战,而德、意却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紧随日本投入对美战争?

2020-07-19 08:08:13 作者: 二战期间,为


二战前与二战中的日本是个充满战争狂热、擅于进行军事冒险的扩张型国家,它真的只甘于在中国完成其既定战争目标,而不对世界上别的地区抱有企图?当然不是。围绕日本的亚洲**扩张战略,征服和****固然是日本推行“**政策”的第一步,这点在日本的政府内部和军队**中,意见上没有分歧。然而,征服中国以后,下一阶段的扩张该如何实施?对此,日本政府内部及军队**人员之间,则有着不同的意见和主张。日本陆军内的**主张“北进”,即向北寻找时机对苏联发动军事进攻,夺取西伯利亚东部,以巩固和确立日本在满洲(中国东北地区)和中国关内地区(山海关以西)已取得的战果,保护日本维持战争进行的“生命线”。与此相对,日本海军内的**却主张完成征华后的下一步应是向南发展国家战略,即所谓的“南进”。“南进”的目标地区是已为英、法、荷、美等国瓜分并殖民的东南亚地区,那里有丰富的、可供日本维持作战需要的物产,如石油、橡胶、锡、各种各样的热带农作物等。两派的意见在存在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对立,且随着战争形势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对日本政府决策与国家战略的影响作用各有消长。

▲日本从很早起就有染指西伯利亚地区的野心,1917年俄国**后,日本积极派兵对该地区实施入侵。图为1910年代末,日本官方发行的西伯利亚远征明信片。


▲日本的“南进”战略不仅剑指分据东南亚的英、美、法、荷,也剑指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及其委任统治领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澳大利亚国内渲染日本威胁的警示漫画。



1938年和1939年,围绕***(日本势力范围)和苏联、外蒙古(苏联势力范围)的边界问题,日、苏两国的陆军先后在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中展开交锋。两次战事的结果,都是日本落败。1920年代后期至1940年代初,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掌政下的苏联经过两个半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德苏战争的爆发而中断)的实施与贯彻,已成为工业生产规模居欧洲首位的重工业主导型国家,且拥有一支规模庞大且装备精良的装甲机械化**。而此时,日本虽为远东第一军事强国,但日本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堪称“日本陆军之最”的日本关东军,在二战期间,仍很大程度上以畜力、人力作为运输、转移战力和物资的手段。苏军获得的两次军事胜利,一定程度上阻遏了日本的“北进”企图,并使日本对苏联心存畏惧,不敢重新对苏联轻启战端。这是德苏战争爆发之际,日本选择不加入对苏战争的第二个原因。

▲张鼓峰事件中,正在对日军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的苏军前线人员。


▲张鼓峰事件中,正在对日军据点进行肃清作战的苏军坦克。



“北进”受挫、中国战局仍无法打开新局面,照此下去,日本可支配的资源将不足以满足日本长期的战争需要。要打破这样的困境,日本不得不将其目光瞄向物产丰富的东南亚。1940年的国际形势对日本考虑并实施“南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940年5、6月间,德军凭借“闪电战”战术,先后击败荷兰、比利时、法国等西欧国家,继而又以强势的空军战力和潜艇战力,持续地对英国本土进行打击和封锁。英、法、荷已经无暇东顾,而占据着菲律宾、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夏威夷群岛等的美国则成为日本“南进”路上唯一具有威胁的“拦路虎”。要扫清“南进”路上的障碍,日本不敢懈怠,更不敢分心,因此在与美国、英国等正式摊牌之前稳定对苏关系,很有必要。苏联方面也有类似的需求。进入1941年,苏联已察觉到德苏关系正往一不好的方向发展。鉴于德国战略意图和姿态的不确定性,苏联认为其有必要在德国发动对苏进攻前,稳定对日关系。日、苏两国各打算盘的结果,引导两国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该约,日本正式承认张鼓峰、诺门坎两事件后形成的***边界状态,而苏联政府则正式地承认***为独立于中国主权外的一“独立国家”。有了该约的规制,日本不便公然违约追随德国。而苏联方面亦“投桃报李”,在该约签订后的四年多时间里,保持着对日关系的“友好状态”。

▲1940年5、6月间,法军在抵抗德军攻势的过程中节节失利,6月14日,德军兵不血刃实现了对巴黎的占领。图为巴黎被占当日,德军的一支仪仗队在凯旋门前举行祝胜阅兵。


▲1940年不列颠空战期间,飞临英国本土上空、对英国城市及重要工业设施实施空袭的德国机队。


▲1941年4月13日,日本和苏联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图为日方的首席谈判代表****正在条约文本上签字。



解答完日本不在德苏战争爆发之际加入对苏作战的原因后,笔者开始解析本文标题中出现的另一问题。



1930年代,当日本、意大利、德国三个***国家先后在远东、非洲埃塞俄比亚、欧洲**上点燃冲突的烽火时,地处西半球的美国一直试图让本国置身事外,不希望被卷入冲突。然而,面对冲突范围的不断扩大、冲突规模的不断上升以及美国海外权益的不断受波及,美国也时常无法独善其身。为了防止一些在国防战略上对美国有重要意义的国家因战力不支而被轴心国征服或被迫倒向轴心国阵营,美国政府于1940年代初出台《租借法案》,以租借、转让、赠与等方式,向正与德、意、日三个***国家进行抵抗作战的国家或战斗势力提供物资援助。在所有的受援国与受援势力中,较早与德、意进入战争状态,且在抵抗中表现远较其他同期的受进攻国坚定的英国获得了数额最大的援助,其次是后来遭受德**事进攻、被迫加入对德作战的欧洲大国苏联。***领导的中国国民政府也曾接受到过来自美国的战时物资与经济援助,但数额与规模远不能同英、苏所接受到的相比较。美国对英、苏、中等的援助无疑会引发德、意、日的不满,但由于德、意、日的大部分战力都在各条战线上受到牵制,且由于美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远离欧洲、远东等冲突进行的中心地带,因此德、意、日无法单独或联合抽兵发起征美行动。美国则在对英、苏、中等实施援助的同时,加紧扩建军备和扩大工业生产,以为日后参战、在战后获取世界领导权奠定实力上与物质上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