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235分,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被骗的父亲,不值得同情

2020-08-24 23:25:36 作者: 儿子考235

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对不合格父母的警示。

——虎妈

作者丨虎妈&大余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这两天,广东一位姓曹的考生“火”了,

他自称考上了清华大学,还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父亲得知喜讯,欣喜若狂,赶忙杀猪宰羊,拿出了几万块,准备摆酒庆贺,招待亲朋好友。

事情在当地也引起轰动,村民们纷纷拉横幅、放鞭炮,全村欢庆。

但很快,儿子的谎言就被戳穿:通知书是假的,是儿子花了3000块找人伪造的。

父亲“一顿操作猛于虎”,最后却得知儿子真实分数只有235

全村希望瞬间沦为笑柄,父亲感觉很丢脸,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我如果离开这个地方,就等于死,我在别的地方生存不下去,我一直在家农的,去别的地方我靠什么养活呢?”

之后,儿子也离家出走,扬言不再上学、要去打工。

父亲说,“儿子平时在家很听话,都是他煮饭做菜。”

一个父母眼里的乖孩子,为何会撒下如此弥天大谎?甚至还把父母骗的团团转?

有果必有因,就像网友所说:

说儿子造假丢脸,不如说父亲失察更丢脸。

自己儿子是个什么料,做爹妈的心里没点数吗?

很多时候,不是父母太好骗,而是他们对孩子太陌生。

另外一对双胞胎,这两天也刷屏了。

哥哥叫赵稞,弟弟叫赵棣,他们来自湖南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

兄弟两分别以687、685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接过两个儿子的通知书,父亲笑开了花。

父亲说,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别的出路,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两个孩子在刚进一中的时候,经常会打电话跟我说压力大,作业做不完,我就跟他们说,这三年你们必须挺住,挺住就过去了。”

高中三年,父亲坚持每个周末,早早起床,从农村赶往县城,在校园里与自己的两个孩子谈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有一次,下起了大雪,路也被封了,班车也没了。

父亲没法见到儿子,便让老师发来了孩子在教室自习的视频,这才安了心。

两兄弟也坦言,父亲的陪伴和监督,是他们这三年的动力。

虽然父亲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很多指导,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有父亲的支持,便觉得身后有了依靠。

父亲说,“现在,我的压力变小了,孩子们的压力变大了,除了要去和更多优秀的人才竞争以外,还背负着社会对他们期待。”

兄弟两能够有今天的成绩,除了自身努力,离不开父亲的陪伴和付出。

每一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网上有一个段子:

孩子因成绩不好 ,被家长骂他是笨鸟。

孩子不服气地说 :“这世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家长问第三种呢 ,孩子说第三种最讨厌,自己飞不动,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父母总想为孩子设定一个完美人生,期待孩子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想。

但身为父母,自己不努力,只是给孩子定下高目标,期望孩子自己成才,那么注定会落空。

网易有道词典拍过一支脑洞大开的广告:《假如婴儿拥有选择出生的权力》。

在产房里,准妈妈痛苦地喊叫着,焦灼的医生和护士在准备给这位准妈妈接生。

只有孩子的出生意愿值达到100,才能顺利出生。

可是显示屏上孩子的出生意愿值只有20,大家都束手无策,爸爸讨好地对着肚子里的孩子说了一句:“我能有幸成为你的爸爸吗?”

医生建议爸爸一直跟孩子说话,提升孩子的出生意愿值。

于是爸爸开始告诉孩子,他努力奋斗了一年,已经连升两级,争取下一个三年再升一级,成为公司的腰部力量,家庭经济一定有保障。

他还保证,以后不沾烟酒,不玩游戏,下班就回家,每天陪孩子玩,绝对不会缺席孩子的成长。

同时他还告诉孩子,爱喝奶茶的妈妈也为了孩子整整一年没有喝奶茶了。

父母的诚意,让孩子的出生意愿值开始提升。

爸爸继续说,为了迎接孩子出生,他还去考了新手家长合格证书、新东方厨艺****、钢琴十级证书,一定能把孩子照顾好。

而且夫妻已经两年没吵过架,不用担心家庭不和睦。

孩子的出生意愿值快速上涨。

爸爸越说越兴奋,表示自己已经把孩子的未来安排妥当。

三岁加入国际知名幼教课程,四岁进入一对一专业母语启蒙课,五岁请私人外教给孩子上英语课,一周上五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本来接近100的意愿值,在爸爸说这些话的时候,急剧下降。

医生婉转提醒:可能学习负担有点大

最后爸爸表示不会让孩子学习有负担,孩子的出生意愿值才涨到100,顺利出生。

虽然是一支广告,但是很现实。

为人父母,在内心深处总免不了对子女的未来寄予厚望。

但是父母的期待值越高,孩子内心的恐惧就越大。

父母的高期待,是父母的自嗨,是孩子最不想接受的“将来”。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结果往往是妄想多于理想。

韩国一档综艺,教育专家问现场观众:“请问妈妈们的梦想是什么?”

妈妈们异口同声:“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牌大学。”

专家回:

“我建议有这样想法的妈妈们,自己亲自去考那些名牌大学。

与其等着上小学的孩子读十年八年去考大学,不如您自己去参加高考。

反正您都学过一次,基础已经有了,何必等孩子呢?

使劲复习两年,基本都能考上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