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一浊青酒)
不管是《1917》还是《大兵瑞恩》,是通过塑造一个人物或家庭来表达一种感情或者一种变化,这样观众就有很直观的感受,明白了这部剧的意义。而《八佰》则是通过一群人进行宏大叙事,反而让一些人不明白个中意味。很多观众或许评判的不是剧情、不是IMAX、也不是历史,而是今人的五味杂陈。
从《八佰》官宣开始就等着其上映,一波三折。看了147分钟版后,晚上刷了很多评论,也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十几年前,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名叫小黑,或许是天生的胆小、或许是被父母“不要惹事”的潜移默化,所以会经常被别人欺负,女生说他黑不溜秋,男生则直接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直到有一天,小超同学习惯性的欺负小黑,小黑很生气,但是他没有向周围的人说“他天天欺负我,我现在忍不了了,我要开始反抗了,我要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而是喊了一声“曹尼玛”直接掐着小超的脖子从教室第一排座位一口气压到了墙上。
从这以后,小超不敢再欺负小黑。
“小人物”就不能默默成长吗?
让我很意外的是《八佰》的用角,虽然对这部剧很期待,但是看到这部电影有很多流量小生,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或者抵触。但是这部剧或者是导演让我明白了一句话“没有烂演员,关键看编剧和导演”。李晨、魏晨、欧豪、俞灏明、黄晓明等等,在你看到这部电影是你完全来不及去想他们以前是多么帅或者多么奶油,我只看到一个军人、一个刚刚参军不久的新兵蛋子。他们把一个个小人物演的有血有肉,经历着战火的蹂躏。
杨树生(郑凯)绑着手榴弹跳楼,机枪连跟着跳;小湖北看着小七月死在自己面前,说自己不能再退,因为自己姓朱,不能再失国(他的意思是明朝一步一步败退后);大学教授(侯勇),最后拿起枪,说“小日本太tm欺负人了”......如此种种,不管是谁,在这个环境中都会成长起来,从瓜怂到“孩儿不孝儿咧,娘”。
为什么会人在喷“没有交代他们为什么会变化,一个人怎么可能从瓜怂到志愿留下来殿后”,或许是一个人习惯了卑微、习惯了仰视god,潜意识里认为小人物就一辈子是小人物。
一个人有多高大就有多懦弱
这部剧很意外的是用了很多大咖去塑造“胆小鬼”。张译、姜武、欧豪,这些响当当的明星都去演了小角色,不是贪生怕死的“老算盘”,就是爱吹牛的“瓜怂”(其实我一直怀疑,他也没有碰过女人)......还有很多这样的角色吧,其实在他们心里他们就是想着活下去,能去英国或者美利坚,没有D派意识,更没有远大的抱负。
一线的大咖把这些“贪生怕死”的人真的演活了,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张译演的“老算盘”了,真不不敢相信这会是《士兵突击》的史班长,是《我和我的祖国》里的科研专家......
也正是这样的安排,让大家记忆深刻,也让大家明白,真的不是听见打仗大家都踊跃杀敌奔赴前线,大家只想活命,就想小摊贩说的“一天天的打仗,影响做生意。”或者,谁都不想打仗,就想和和平平的安居乐业。
试问今天,又有多少人不是这样的想法呢?中美关系这么紧张,每个人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就像电影里外国人问方记者“好像这场战争和你没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在试着用上帝的视角去审视别人,却忘记了自己深处地狱
电影结束后在等电梯,一位母亲对孩子说:“你知道今天为什么生活的这么好了吧,就是因为有他们”。我想这是很多观影者的观后感,寥寥数言承载了对先烈的铭记、对后代的期望、对自己的激励,如果写一篇文章的话,这就是最好的内容。
这几张图片,应该是哪些“喷子”和“键盘侠”的最好的回击。认真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革命先辈”浴血杀敌,都会激发大家感念,去怀念。
那些说什么“洗白”“**不正确”“***脱罪”的言论真的是应该闭嘴了,估计他们连电影都没有看过。他们不知道这段历史在1938年就被称赞“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2015年称赞“八百壮士”为艰苦抗战中涌现出的英雄群体。
妄自批评的人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键盘侠,就是想通过不同的观点和敏感的话题,引起大家的注意,赚取流量;二是对历史的主观臆断,只要提到“gmd”就觉得是废物;三是对国家的不信任,抨击一切,只要是好的东西,就把西方的同类型的东西搬出来机械地对比,拍摄技巧、剪辑、布景、剧情......这些都是他们的棋子,就是为了说一句“不好”;四是无上的优越感,不知从何而来的(突然想起我们办公室一个二货,总觉得自己特别好,别人什么都是优秀的。比如,别人起身拉一下椅子她要骂<她自己经常拍桌子拍键盘,中午出门她要骂;烧水她要说,泡茶他要说;沟通工作要拽两句;买东西要说自己买的是什么什么牌子,什么什么的不好......),真的是很浅薄。
大家看一下这些影评,大部分都是一句话,根据根本没有进电影院。
这是一部分差评,看到了吧,最长的也不过50字。一部电影147分钟,却说是一个小时,吃相真的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