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农业面源污染 加快产业转型发展

2020-09-03 10:40:36 作者: 根治农业面源

来源:玉溪网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两年来,抚仙湖径流区实施土地流转、休耕轮作,根治农业面源污染,在保护好抚仙湖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普惠径流区人民。

面源污染防治模式获专家肯定

在8月21日召开的“抚仙湖流域植烟区氮磷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应用”第一年度项目推进会暨专家咨询会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机构组成的项目咨询专家组认为,抚仙湖流域烟区“烤烟-蚕豆-水稻-烤烟”的轮作模式,不但降低了氮磷排放、保育了土地,稳定了烤烟核心产区,同时确保了粮食作物的生产。

这是对抚仙湖径流区推行土地流转、休耕轮作两年来取得成效的第三方评价。

实施休耕轮作为湖泊减负

长期以来,农业面源污染被视为抚仙湖的主要污染源,要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抚仙湖”目标,守住Ⅰ类水质底线,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上必须做出抉择。

据澄江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土地流转以前,坝区常年种植蔬菜的耕地复种指数达300%以上,经调查,亩均施肥100公斤,总计年均化肥施用量2.7万吨、农药施用量254.66吨,农作物吸收量约为30%至40%,剩余部分残存于地表及径流,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影响抚仙湖水质的重要因素。

根据省委抚仙湖综合保护治理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要求,澄江市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迅速行动。从2018年2月23日开始,4个多月时间,投入资金6.8亿元顺利完成抚仙湖径流区坝区的龙街、右所、凤麓、海口和路居5个镇(街道)38个村(社区)123个村民小组,面积5.8万余亩的土地流转、休耕轮作,签订合同45046份。

通过实施休耕轮作,5.8万余亩坝区常年种植蔬菜耕地产生的氮、磷肥料施入量,每年可以就地削减纯氮0.45万吨、减少78.9%,削减纯五氧化二磷0.07万吨、减少63.63%,从而达到抚仙湖水环境容量负荷削减要求。

据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通过实施流域现代标准化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控制示范项目,加快休耕轮作区2.01万亩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建设,休耕轮作区域浅层地表水质逐步改善,土壤养分富集现象降低,纳入监测的8条入湖河流总氮、总磷分别下降34.96%、18.54%。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实施土地流转、休耕轮作后,澄江市加快抚仙湖径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种植结构,降低复种指数,推广节肥节药型作物,发展绿色农业,执行径流区畜禽禁养、限养要求,水产养殖全面退出,有效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及农旅融合发展,保障了农民的收益,推动了抚仙湖径流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4户,发展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8万亩,带动农户3.8万户。绿色产品体系建立稳步推进,完成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8.45万亩,云南名牌农产品2个、著名商标3个,“澄江藕”“澄江藕粉”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抗浪鱼入选云南六大名鱼。

夏秋时节,抚仙湖畔绿意盎然,荷花飘香。澄江农旅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观光农业初具雏形,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目前,围绕蓝莓、荷藕、大樱桃、核桃及水生作物、绿化苗木生产基地重点打造了玉溪庄园、木森庄园、抚仙湖大樱桃庄园等10个农业庄园(其中,省级庄园4个、市级庄园6个)。马房村乡村旅游人气日盛,小湾村高端民宿热度不减,广龙小镇星光夜市方兴未艾,以抚仙湖保护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正普惠澄江人民。(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跃)

编辑:刘燕 审核:马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