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信条》看不懂,斯科特《异星灾变》行吗

2020-09-09 08:04:03 作者: 诺兰《信条》

斯科特抵挡住了使用新的电脑合成图像(CGI)(它令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的许多粉丝感到困惑不已)来替换原有特效的诱惑,他保留了道格拉斯·特恩布尔技艺精湛的原版特效,而且还对影片的视觉与声效进行了增强、修复、净化与涤荡。因此,这部电影呈现出了一种较之过往更为高超的技术水准。它看上去如此出众,以至于会使你情不自禁地说出“去他妈的故事,我们只管看它”这样的话来。

但实际上,故事也因此受益匪浅,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令人身临其境、而非居高临下地俯视的世界。电影镜头跟随着迪卡德这位“银翼杀手”,讲述着他被派去追踪并暗杀六位复制人叛徒,他们非法从外太空返回地球,据说现在就混迹在洛杉矶。(尽管电影实际上从未出现过超过五位的复制人,但按照影评人蒂姆·德克斯的猜测,迪卡德可能就是这第六位。)如你所知,复制人就是那种“比人更像人”的机器人,它们被地球人制造出来,并派到其外太空殖民地,扮演技艺娴熟的奴隶劳工的角色。他们出生时便是一个完全体,还被植入关于他们“过往”的人造记忆,而且被设定为四年之后报销,原因在于过了这个时间节点,他们可能会由于过于聪明而发展出人类的情绪与感觉,而且也有胆子将自己与人类相提并论了。接下来,你知道的,他们还会想要投票权与公民权。这个剧情大部分改编自利普·K. 迪克的原创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

由于总的来说,复制人不知道他们是复制人,因此他们的生命真是令人感到心酸。我们对其中一位感到尤为同情,即蕾切尔(Rachael,肖恩·杨[Sean Young]饰),她发现自己卷入到一段与迪卡德的恋情之中。尽管他有理由相信她是一位复制人,但还是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她是一位非常好的的复制人,好到不可能被察觉。

我一直纳闷的是,为什么泰勒公司将他们的复制人做得如此栩栩如生。为什么不给他们安上四个手臂,并让他们干更多的活儿以一劳永逸?有没有可能,泰勒有一个不可告人的长远计划,即用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是否整个银翼杀手的行动,只是他的一种障眼法?但没关系。对于观众来说,基本法则是在发挥作用的,并且被使用在由电影所创造出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世界中。

在未来的洛杉矶,阴沉的天空中总是漂浮着脏兮兮的东西。雨一直下着。城市的基建看上去和现在的差不多,但它们更破旧、逼仄,而且天上还飘着巨大的飞艇、私人飞车,以及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耸入云的建筑。当我初次观看这部电影时,我为巨大的广告板所震惊,上面有人在动,在讲话,兜售着可口可乐和其他商品。今日我步行于千禧公园,看到巨大的人脸笼罩着我,笑着,眨着眼睛,而且还不时吐出些什么(但不是可乐)。至于那些空中飞车,则是数十年来科幻杂志封面上的常客,但如果不把它锁入一个控制栅格的话,那它依然是危险且极不现实的。

而“人类的故事”,照我看,涉及对一个主体是否是复制人的实际测试,以及通过不实际的检测(例如爱情),来观察(1)人类,如果和一个复制人相爱,以及(2)复制人,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是复制人,这两种情况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个明显计划好的问题,在实践中很容易避免其发生,除非(按照我的推测)泰勒公司“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过多在剧情的逻辑上吹毛求疵,纠缠不清,对一部更多以其远见卓识而闻名的电影来说似乎是荒唐的。我还发现它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诞生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卷土归来,支配了未来世界(可以重看一遍《移魂都市》)。我怀疑黑色电影如此之硕果累累,令人浮想联翩,以至于如果你采摘它的话,半数的布景与戏服都不需要再操心了,而且你会知道你电影的基调是什么样的。

雷德利·斯科特是一位著名的大片导演。他的代表作包括《异形》、《黑魔王》、令人费解的《哥伦布传》、《角斗士》、《黑鹰坠落》、杰出的《火柴人》以及《美国黑帮》。他有一种能在庞大的空间中展现清晰易懂的动作的天赋。我曾认定自己过去对《银翼杀手》的判断的偏差,出在我自己糟糕的品位与想象力之上。但如果这部电影过去就是完美的,那么为什么雷德利爵士后来要去不断打磨它,直至现在发行的这个第五版?我猜测他只是一位……人类。

电影爱好者的“标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