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后代在日本开饭店,规定中国学生时薪1千,日本学生时薪800

2020-07-23 00:00:16 作者: 晚清首富后代

盛毓邮出生在1911年,对他的家族来说,这是个一言难尽的年份,因为正是这一年他的爷爷盛宣怀官至邮传部尚书,声望与财力达到了顶峰。但也是这一年,他的家族由盛转衰,且是迅速衰败。作为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盛宣怀在铁路,轮船,银行,电报,教育,纺织等诸多领域都有巨大影响,尤其对于民生事业的发展尤为关心,且热衷于慈善。在他的开拓进取,不断拼搏下,盛宣怀一度成为晚清首富。只是,相比于他的成就,盛宣怀的子女实在有些一言难尽,尤其是长子盛昌颐,年纪轻轻就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把自己的身体搞垮,连命都搭了进去。盛宣怀在长子死后痛定思痛,开始回归家庭。

然而早已为时已晚,盛宣怀经过一番考察,发现自己的子女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当大任,都是整日沉迷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为了不让家产早早败光,盛宣怀决定将财产分成两份,一份传给后代,一份放到义庄吃利息。然而,他对于子女们的败家程度还是低估了,1928年,盛宣怀去世不过12年,他的子女们就通过近乎无赖般的方式,将义庄里的另一半家产瓜分。眼看着10年前富可敌国的盛家就要败亡,在盛宣怀的孙辈中却出现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盛毓邮。从小目睹了长辈们骄奢淫逸,挥金如土的盛毓邮痛定思痛,下决心绝不像他们一样。此时他的父亲还健在,且是上海滩有名的纨绔,但财政大权已经被盛毓邮掌控。

虽然在父亲的哄骗下,盛毓邮手中爷爷留下的遗产已经被他的父亲挥霍大半,但剩余的依然足够维持他过一辈子富人的生活。深知家族里的长辈已经无可救药,留下再多财产也是害他们,于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他把自己仅剩的巨额家产全部上交给国家后,就孤身一人先后去了香港,新加坡,一边谋生,一边为创业做准备,重现盛家曾经的辉煌。1960年,盛毓邮察觉时机已到,就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在日本开了一家大饭店。虽然资金并不宽裕,但他与妻子还是节衣缩食花重金从上海请来一位名厨,只为做出地地道道的中国菜。也正因如此,他的饭店在短短几年就成了日本名震一方的超一流大饭店。

在日本生活多年,且发家在日本的盛毓邮从未忘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还为自己的饭店制定了一项让国人十分长脸的特殊“规定”:凡是在这里工作的人,中国留学生的工资要比日本人高,凡是脏活累活只能让日本人干。乍一看,这项工作似乎有些“歧视”的意味,其实不然。早在盛毓邮刚来日本时,就发现同样是打工,日本留学生的时薪要高出中国留学生200日元,且在工作中大部分脏活累活都被他们推给中国留学生,这让盛毓邮很难接受。更让他勃然大怒的是,很多中国管事也默认了这项“潜规则”,即便是一些中国人开的饭店,也有这样的“潜规则”。

于是盛毓邮愤怒地指责了那个风淡云轻讲出这件事的中国领班,并将其开除。他知道这是日本的大环境造成的,并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改变,但他可以从改变自己饭店开始,作为反抗。随后,他制定了这项“新规定”,在自己饭店打工的留学生时薪为1000日元,而日本留学生只有800日元。除此之外,盛毓邮还对那些留学生非常照顾,即便店里并不忙,也会把他们留下来,还资助一些贫苦的学生,并不止一次告诫这些中国留学生:要学习日本人的先进技术和知识,超过他们,把过去受的委屈都争回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盛毓邮的饭店都成为在日留学生的骨气所在。相比于他的成就,这种气节和品行更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