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对功臣都非常忌惮,以至于大肆屠杀。不过李世民似乎是个例外(普遍认为,李渊并非开国皇帝,李世民才是),他在当皇帝的时候,并没有那样做。并且他还专门修了一个凌烟阁,把功臣的画像供在里面,供后人凭吊。那么,李世民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呢?
(李世民)
我认为李世民之所以是这样的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不能杀。
首先我们要对开国功臣做一个界定。这里的开国功臣,主要是掌握兵权的那些功臣。实际上就算杀功臣,对于文臣也是用不着太提防的。刘邦杀了不少功臣,但文臣他一个都没动。赵匡胤也只是杯酒释兵权,并没有解除文臣之权。像朱元璋那种,文臣武将都一块儿杀的,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也就是说,如果李世民要杀开国功臣的话,他要杀的,也应该只是武将。
不过,李世民实际上是不能杀武将的,因为虽然唐朝已经建立了,但是边关实际上还很不太平。突厥和高丽,还对唐朝新生的政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唐朝还需要继续对边关用兵。如果把那些能征善战的开国功臣杀掉,对边关用兵的问题,可就没办法解决了。
实际上刘邦杀功臣,就造成了这样的麻烦。如果刘邦不杀功臣,那么白登之围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刘邦自己也感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他自己回故乡的时候,就发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
(魏征)
二、不想杀。
李世民不知道开国功臣很危险吗?他为什么不想杀呢?
因为李世民这个开国皇帝的情况很特殊,他是通过玄武门政变获得皇位的。
历史上,所有通过政变获得皇位的人,如果他是清醒的明智的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想团结更多的人,不愿意再行杀戮。比如杨坚发动政变夺位后,就没有做过杀功臣的事情。赵匡胤之所以要“杯酒释兵权”,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进行更多的杀戮。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消除政变产生的恶劣影响,避免落人口实,同时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给别人树立一个榜样,避免别人跟着学,也采用这种方式夺位。三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化解矛盾,不构成新的决裂。
李世民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在玄武门政变之后,立刻就采取了宽恕一切的姿态。他对李建成、李元吉的那些部下都一概宽恕。就算他们在玄武门政变中,试图伤害李世民的家人,李世民也不予计较。他对李建成的首席谋士魏征,更是极为重视,言听计从。
李世民既然对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都能宽容,他当然能够宽容那些功臣了。
(尉迟恭)
三、不用杀。
实际上,李世民也是不用杀功臣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功臣,都是自己的人。哪里还用得着杀呢?
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因为无论是彭越、英布,还是臧荼、陈豨,这些人其实都不是刘邦的人,是中途投奔过来的,他们是不服的。就算韩信是刘邦的人,但韩信一来是就表现出了要单干的样子,刘邦对他一直很忌惮。而刘邦自己的人,比如周勃、曹参、灌婴等,他却对他们非常信任,一个都没杀。
李世民不存在刘邦这种情况。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政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那些不是自己集团的功臣们给除掉了。一方面,他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集团的功臣(当然了,我说除掉,并不一定是杀掉,夺了他们的权力,也叫除掉)。另一方面,李世民通过夺位,李渊集团的那些功臣们,也都纷纷下课了。
总之,当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朝中的功臣,实际上已经完全变成了他的人。变成了他的人,造反的可能性就不多了,因而他也不用杀了。
实际上,也并不是不存在开国功臣想造反的问题,因为是自己的人,李世民就好直截了当地说。比如尉迟恭有些张扬,李世民就直接说:“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这样直截了当把话说明,懂得道理的大臣,自然就会极为收敛。
当然了,也有一些大臣,李世民反复说,他依然不听的。比如侯君集和张亮,那样一来,李世民也不会客气地杀掉他们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