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后人,为何对易中天提出诉讼?只因骂了乾隆

2020-07-23 15:34:50 作者: 爱新觉罗后人

作者:鼓浪隐士

最近有件奇葩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文化明星易中天出于对中国近代落后的激愤,大骂乾隆皇帝是王八蛋。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有位所谓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竟因此对他提起了诉讼。当然这件事是十足的闹剧,估计只是好事者的自我炒作而已。不过这却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到底要如何评价乾隆皇帝,他到底是不是王八蛋呢?

乾隆皇帝全名叫爱新觉罗·弘历,其一生功过充满了争议。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肯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福的皇帝。他继承了康熙、雍正留下的雄厚基础,让其得以建立功业,享受各种生活。而且他更是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享寿89,在位60年,又加4年的太上皇,一生从未遭遇大风大浪。如此幸运的人生,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01

乾隆执政初期,在祖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减轻民众的负担,将清朝推向了巅峰。而且他推进国家的大一统,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尤其是完善了对西藏的治理,又把新疆正式纳入版图,从而确定了当代中国领土的基础,对于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是对满清颇有微词的史学家萧一山也承认:“(乾隆)在位六十年,武功文治,堪称极盛,于时海宇清宴,民物雍熙。在有清二百六十余年中,固属绝无仅有之时代,即在我国历史上,亦可以媲美汉唐,光延史册。”而英国学者崔瑞德也指出“(乾隆)打败了准噶尔,最终结束了中亚游牧民族的分立状态,强有力地扩大了清帝国的版图”。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乾隆的努力,现在中国的领土或许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从这点看,他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乾隆的事业是建立在前人的雄厚基础上的,他只要延续原来的政策,就能获得成功。他非常好地继承了康熙、雍正以来的发展势头,将清朝推向巅峰。乾隆只是一位守成之君,难以做出惊天动地的变革。

但是乾隆仍然未能逃脱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怪圈。每当王朝进入“盛世”后,帝王的进取精神都会减弱,个人欲望则会上升,从原来的励精图治转变为贪图享乐,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乾隆中晚年也开始大肆享乐,宠信贪官,导致整个官僚体系日益腐化,清朝出现了由盛转衰的局面。

吕思勉就指出:“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高宗性本奢侈,在位时六次南巡,耗费无艺。中岁后又任用和珅,贪渎为古今所无。官吏都不得不剥民以奉之,上司诛求于下属,下属虐取于人民,于是吏治大坏。”而马戛尔尼笔下的“乾隆盛世”,也没有了马可波罗、利玛窦那样的繁华,而是被形容为“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由此可见,乾隆后期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衰败之相,民众生活疾苦,这是中国历史难以逾越的定律。

02

而乾隆时期,大力加强封建专制,尤其是将文字狱推到极致,极大扼杀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中国思想文化遭到禁锢,难以取得发展,其结果就是龚自珍所说的“衰世”的出现。当然说句公道话,文字狱等维护专制统治政策的出现,是满清一直所持的国策,只是乾隆时期有所发展而已,这个锅确实不能全部由弘历来背。

乾隆最被人诟病的地方,还是他 故步自封 ,无视世界的发展,拒绝与海外联系,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虽然根据很多学者研究,认为满清闭关锁国有些以偏概全,但清朝确实只是有限的开放,总体上仍是非常封闭的。而封闭保守,也不是乾隆时代才如此,这是明清以来长期秉持的国策,满清为了防止汉人与外人交往,威胁其统治,必然采取有限的开放政策。乾隆不过是遵循“祖宗家法”而已。把闭关锁国的责任,推给弘历也是有失公允的。

如果从中国历史纵向比较看,将乾隆时期称为盛世没有问题,但是全球时代变了,假如横向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当时的中国是如此的不堪。十八世纪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上的革命,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则导致了社会的大变革,而英国的工业革命又极大促进了人类科技的巨大飞跃。思想、社会、科技的三大革命,为近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西方列强也在这一时期崛起。反观乾隆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因此当英国大使马戛尔尼会见乾隆皇帝时,他们已经是两个时代之人在进行对话了,因此鸡同鸭讲也就成了必然。也许当代人会觉得乾隆回复马戛尔尼的话,令人感到可笑、愤怒。但是我们从乾隆角度出发,也能明白对于一个八十多岁,长期在朝贡体系影响下,满脑子保守意识,不了解西方变革的老人来说,能指望他做出什么积极回应?那不过是他在个人历史局限中,所能做的最好回复而已。何况满清即便被列强打得满地找牙,也仍未真正的清醒。因此中国近代的悲剧,既是乾隆的责任,更是整个满清统治机制腐朽所致。

03

从个人来说,乾隆皇帝是幸运的,他在荣华富贵中渡过了漫长一生,又将满清推向了盛世。但是从世界大潮看,乾隆又是不合时宜的,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中国保守势力,无视人类进步,封闭保守,进而造成中国近代悲剧。因此,乾隆只能算是个幸运的守成之君,他能够在前人基础上锦上添花,但不可能带领中国跟上时代的发展,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

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如此,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其时代背景,从实际出发,不苛求古人,客观评价其成败得失。乾隆皇帝虽然在执政前期有功,但他仍无法超越王朝周期律的局限,其晚年导致满清的衰败。而他固有的思想体系以及满清一贯的国策,决定了其无法跟上时代,成为了落伍者,造成了国家日后的悲剧。因此,我们可以批判乾隆对于中国落后的责任,但也要看到他身上无法克服的时代局限。

总之乾隆就是一位平庸的幸运儿而已,千古一帝或者千古罪人,都有点抬举他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