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正经人,不务农,不经商,整天到处蹭饭。
但凡觉得自己能干大事的家伙,基本上都是这种德性,不拘小节,不事生产,不在乎世俗的议论。
但是,不能不吃饭。
有些人为了一口饭,就放弃了梦想,韩信不是这样的,他脸皮厚,心里素质过硬,在南昌亭长家里打了几个月的秋风都不走。生活很有规律,吃完了就去看兵书,也不刷碗做杂活,好像白吃别人是应该的。
亭长的婆娘一开始碍于老公的面子,对韩信还比较客气,渐渐觉得这厮就是一条大蛀虫,恨不得拿笤帚疙瘩抽他丫的。
南昌亭长也不免抱怨:“我本以为他是个豪杰,谁知只是个吃货!”
开饭的时候,嫂子不给韩信盛饭,韩信尴尬地笑了笑,明白混不下去了,换个地方蹭吧。
能蹭的地方都蹭了一遍,处处遭人嫌弃,只能自力更生,去河边钓鱼补充一下营养。可惜钓鱼也不是韩信的强项,有一次腹饥难耐,几乎晕厥,幸而被一漂母所救,又勉强熬了几十天。
韩信对漂母很感激,表示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结果被漂母骂了一顿——你一个大男人,立身在世间,连自己的养不活,丢不丢人?我是看你可怜,才匀你一口吃食,根本没指望报答,别扯那些不着边的。
韩信的脸稍微一红,转而又变得坦然,心道:小民只盼望吃饱穿暖,哪懂得精神世界的追求!
为了表明自己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高贵的人,韩信再穷也不肯卖掉自己的剑,一天在街上闲逛,或许是准备趁人不备顺两个包子,结果遇到麻烦。
一个好事的屠户发起挑衅,指着韩信的鼻子说:“你小子寒酸落魄还喜欢装,配把剑就是英雄了,我看你就是个废材。不服气的话,捅我一剑试试,若不然,就从我裆下钻过去。”
屠户不是牛二,韩信不是杨志,否则就变成了另一个故事。
韩信思考了一会,感觉求生存才是第一原则,如果打杀起来,胜或者不胜,都没有好结果。自己的抱负还没有施展,怎么能为了争强斗狠,耽误了一生所学。
韩信忍了,选择钻裆,被众人耻笑,成为当地的重要谈资。
没多久,天下大乱,风起云涌。韩信耸了耸鼻子,捕捉风中的信息,察觉出使命的召唤,决定远行闯荡,投奔到项梁麾下。
然而,并没有任何人赏识他,仅仅当了个默默无闻的小卒。
项梁死后,韩信自然成为项羽的属下,因为长得比较高大,担任执戟郎中,相当于保安兼仪仗兵。
韩信每天站得两腿发麻,他不甘命运的捉弄,要主动寻找机遇,在几次战役中,冒死进入大帐,向项羽提出合理化军事建议。
可惜,每次项羽都是拍拍他的肩膀道:“站好你的岗,兄弟,打仗的事,轮不到你多嘴。”
韩信握着冰凉的铁戟,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项羽这厮武力值太高,打仗偏好硬来,不讲究技巧,跟他讲兵法,那是对牛弹琴。算了,还是另谋明主,投奔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