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经典片段

2020-07-24 10:01:52 作者: 《三国演义》

出自:《三国演义》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上榜理由:一环扣一环,无遗类也。

评:计中计,环中环。

TOP.5群英会

蔡瑁、张允本以为投降了曹操后,就会如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一般,从此过上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可古人云“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好景不长,就因一人的毛遂自荐,这两人的好日子也就快到了尽头,这人姓蒋,名干,绰号“蒋大傻”。

蒋干来到江东是想有一番作为的,讨好曹老板。可老铁周瑜知其来意,就是想请他喝酒,连开口有机会都不给,搞得蒋老弟好是郁闷,谁贪你这几杯酒了,俺可是有任务在身的。

周瑜在营中大张筵席,其实为的不是将蒋干灌醉,主要目的是让蒋干以为周瑜自己被灌醉,才好行反间计,以借刀杀人之策,将曹营的几个水军头领给做掉。

蒋干当然不知是计,死心踏地为周瑜卖命,将一封“死神之书”带给了阿瞒。这封信是有关蔡瑁、张允准备反水做掉曹操的通敌信,阿瞒显然是对蒋干的能力极为信任,也不查信件的真伪,立马就下令杀了蔡瑁、张允二人。等他醒悟过来,这是中了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时,二人已不能复生了。

出自: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上榜理由:一封书信引发的两条人命。

评:借的好,借的妙,借的呱呱叫。

TOP.4借东风

赤壁决战,就要开始,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都督都急得吐了血。这时,诸葛亮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说:不才小亮,欲与天公借东风,事必能成。周瑜想,你有多大能耐,敢夸下如此海口,既然没什么办法,就死马当活马医,姑且让你一试吧。

于是,周瑜便传令派了五百精壮军士,听候诸葛亮使用,诸葛亮命他们在南屏山上建坛,名为七星坛,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着坛子,诸葛亮沐浴斋戒之后,身上披着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一连施法了三天,每天都是上坛三次,下坛三次。

就这样,到了三天,连一点微风都没见着,众人便开始怀疑起诸葛亮的能力来,可就在他们欲要拿诸葛亮问罪的近夜时分,忽然听得风声响起,旗幡转动之间,旗脚都飘向西北,霎时间,东南风便是大起,众人惊讶不已,对诸葛亮呼为天人。

上榜理由:风大发了。

评:全是这阵风,中国格局改写。

TOP.3舌战群儒

这是三国这个时代最为精彩的辩论战,最有看头的谋士单挑。

沙场上武将单挑,那凭借的是自身惊人的武艺(如横行天下的吕布)、超凡的英雄气魄(如长坂坡的赵云)、势如破竹的猛劲(如勇往无前的张飞)、飞如闪电的坐骑(如骑赤兔的关公)、高人一等的智谋(如黄忠斩夏侯渊),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如颜良文丑被诛)。

谋士单挑却与此不同,除需要关键的三寸不烂之舌外,还需非凡的逻辑推理能力、人所不能的气度、似是而非的强辩、以理服人的胸怀、理直气壮的语势、拐弯抹角的言论,若只是图嘴巴的痛快,一味的谩骂,那与泼妇骂街有何区别。

这一切,诸葛亮都合理的充分利用及发挥到了,令得东吴的众谋士虽是心有不服,但总觉得“理”字不在自己这边,也只能是暗叹自愧不如。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上榜理由:舌战的精彩,不亚于战场上武将的厮杀。

评:好一张如剑般锋利的嘴,将东吴众谋士视草芥般砍杀。

TOP.2 草船借箭

周瑜狂想要杀掉诸葛亮这眼中钉,于是逼着诸葛亮负责在3天之内打造10万支箭,以备军需,还要立下军令状,办不好就咔嚓掉。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五百年事,神通广大的诸葛亮,当然不会将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他通过基友鲁肃的关系,要来了二十多条船,六百多个军士,上万的束草,乘着天黑黑,雾朦朦向着曹营水寨出发了。在几番鼓声的引诱下,曹阿瞒开始无偿大派送,箭如雨般都倾泻在了诸葛亮与鲁肃所率的二十多条船只上。有免费的午餐,不吃白不吃,诸葛亮与鲁肃来者不拒,也不怕撑着,完全照单全收,大约收了十多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可行性分析:据《三国演义》载,共是二十条船,每船军士三十人,束草千余个,外加青布幔帐、板凳、帆、桨、缆绳等等、及十五六万支箭(阿瞒方的统计数据)。

一个军士的重量约为七十公斤左右,即一百四十斤,三十个就是二千一百公斤,即两点一吨;一个草束就算它七公斤左右,既十四斤,一千个就是七千公斤,即七吨;名种杂物及船上的部件就算是五百多公斤,即零点五吨;十六万枝箭平均分配到每只船,即八千枝,一枝箭的重量约为零点二斤左右,八千枝就是一千六百斤,八百公斤,即零点八吨;所以,依此计算,所以每船的负重为2,1+7+0,5+0,8=10,4吨。

这样的载重量绝非小船所能承受得了,若是大船,又怎能在借完箭后,又迅速地逃离案发现场。(《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孙坚的借箭就比较可行了,据演义载: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一连着三天,每天数十来次,一共是上百次,一天约得上千支箭,科学而实用。

孙权也借过箭,《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