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被废立次数最多,感慨万端之下,画了一幅“怪”画

2020-07-25 11:07:52 作者: 明宪宗被废立

提到明朝具有代表性的皇帝,很多读者会想到朱元璋或朱棣,因为他们建功立业,但如果提到明朝“最倒霉的皇帝”,相信大家会想到同一个人,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明宪宗是被废立次数最多,混得最惨的皇太子。明宪宗当了皇帝之后,他在感慨万端之下,画了一幅怪画,而画的内容却让后人感到惊讶,这幅画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宪宗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1449年,明宪宗的命运发生转折,土木之变发生后,朱见深的父亲被瓦剌掠取,其叔父朱祁钰受命成为监国,朱见深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但朱祁钰以朱见深年龄过小为由,带哥哥行使皇帝的权力。当朱祁钰刚尝到权力的甜头,万万没想到,瓦剌竟将朱祁镇给放了回来。正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朱祁钰动用手中的权力,竟将哥哥朱祁镇软禁起来。

朱祁镇被软禁,他的儿子朱见深必定不能做太子,于是,朱祁钰废掉朱见深,并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1457年,朱祁镇因夺门之变复位,朱见深再次恢复皇太子的身份,往日对他冷嘲热讽的人,开始溜须拍马,对他恭恭敬敬,而朱见深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变得更加更加通透,要比同龄的孩子成熟。

朱见深17岁继位后,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朱见深不仅给于谦平反,而且还赦免朱祁钰的罪名,并将他的牌位放到明朝皇帝的排位中,正面地承认其皇帝的身份,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朱见深更是受人点水之恩,必定涌泉相报。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朱见深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皇帝,在执政的第二年,18岁的朱见深对和谐后宫生活十分向往,同时也希望看到大臣们和谐相处的画面,经过一番思考,朱见深准备画一幅画,而这幅画就是《一团和气图》。

在正式介绍这幅画前,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画的画意。相传,庐山东林寺前面有一条名叫“虎溪”的小溪,寺庙中住着一位得道高僧慧远法师。慧远法师经常给世人答疑解惑,并且还会亲自送客,但每次到虎溪时,他就会转身回去。久而久之,慧远法师“送客不过虎溪”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有一天,陶渊明和陆修静前去拜访慧远大师,两人准备离开,慧远起身送客,在送客的过程中,三人相谈甚欢,当他们结束讨论的话题后,慧远大师才发现自己已经过虎溪了。当这件事情传出,后人在他们分别之地,修建“三笑亭”,用来纪念此事情。

朱见深也想看到和气的景象,所以他画完画,在画的题跋处将上述传说进行描写。但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题跋,而是画的内容。

《一团和气图》画的是一尊弥罗佛,看上去似乎与画意没有关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团和气图》会给人一种“巧妙”之感,如果你不仔细看,你会看到一尊面带笑容的弥勒佛,他盘腿而坐,体态圆润,面容慈祥。当睁大眼睛认真看时,你会发现,画中的弥勒佛竟由三个人组成,左边是一位老者,右边是一位儒士,两人分别持经卷,面对面露出微笑。

通过这个巧妙的设计,我们就可以看到朱见深的画工高超,将三个人组成一幅画,绝对是大师级别的水平。

明宪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所画的《一团和气图》寓意很好,但这仅仅是借画抒发自己的情感,因为理想不能当馒头吃,他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纷乱的宫斗,更无法让臣子们和谐相处,而这幅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作品,默默地诉说着他美好的心愿。如果各位读者对其感兴趣,可以趁着假期去看一看,也许还能看出不一样的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