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冲不垮的“钢铁长城” 长三角铁路职工闻“汛”而动保畅通

2020-07-24 14:54:19 作者: 筑起冲不垮的

筑起冲不垮的“钢铁长城”——长三角铁路职工闻“汛”而动保畅通

暴雨!暴雨!特大暴雨!7月以来,长三角地区持续强降雨,江淮、皖南、皖西、浙西北等地洪水成灾。

面对灾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各级干部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铁路单位干部职工合力防汛抗灾,昼夜巡线抢险,排除隐患,确保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

抗洪一线,党旗飘扬

哪有险情,哪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7月17日至21日,皖西暴雨。安徽铁建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的六安市裕安区华山大道下穿电厂运煤专用线工程,施工现场受暴雨和两侧河水倒灌影响,洪水淹至屋顶,情况危急。所在项目部迅速组织党团员青年突击队,冒雨蹚水抢险,安排人员步行撤离积水路段,确保人身安全,紧急转移贵重物品和车辆等物资设备。

7月21日上午,积水消退,他们鼓起干劲,请专业人员对项目部进行清理消毒,迅速投入重建工作。

车外,风雨交加;车内,暖意融融。7月9日,江西、贵州等地突降特大暴雨,部分区段线路封锁缓行。党员列车长章宁带领乘务员安抚旅客,并向列车调度员报告情况,及时配备应急食品。次日凌晨3时28分,列车平安到达。

截至目前,上海局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以交班会、视频会、电话等多种形式紧急动员1092次,成立党员突击队1302个,开展突击奉献6306次,共有5519名党员主动请战,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

科技筑牢防洪屏障

长三角境内临江、海、河,多山多水库,台风、暴雨、洪灾频发。如何提升科技防洪能力?今年,上海局集团公司投入3200万元,用于专项整治,用一系列技术与洪水“赛跑”,形成抗洪能力。

洪魔来袭,“机器人”上岗。长三角地区铁路部门充分利电子地图、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防手段,及时发现危岩落石、河流改道等影响度汛的隐患。防洪减灾,已从过去依赖“人盯人”“用眼看天气”等传统方法,逐步转向运用智能新技法,借力“慧眼”观天象,做到对铁路防洪抗汛工作提前预知,主动预防,精准防洪。

上海局集团公司防洪办“防洪网”智慧服务平台,像个“智慧大脑”。集团公司上下借助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实时动态掌握区域雷达云图、天气预报、台风路径、实时雨量、水害地点等信息,为科学防洪提供依据,筑起坚固的安全屏障。

进入主汛期以来,浙江遭遇连续强降雨袭击。杭州工务段利用卫星云图实时监测各站区降雨量,通过采取无人机配合人工地面巡检的模式,提升汛期巡检效率。

蚌埠工务段则与蚌埠市气象局联合开发“铁路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个平台,手机可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提醒短信,巡检人员利用‘灾情随手拍’功能,可将现场病害隐患照片、里程、文字等信息,及时上传到防洪办系统终端,实现信息共享。”该段防洪办工程师陆寅说。

合肥给水公司借力数字化、信息化生产调度平台,在科技防洪上大显身手,实现生产过程远程监控可视化,保证了汛期水质安全。“我们利用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对设在江淮地区的29个给水所进行远程监控,动态掌握设备状态、实时积水、汛情总貌。”合肥给水公司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人员介绍,通过给水远程自控系统,随时掌握18个在用的GPRS给水远程自控给水站点扬水机组、消毒设备等设备运行情况;通过智能巡检系统,跟踪给水设备巡、检、修工作开展情况。

“防重于抢”排隐患

“我们与各地工务段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国土和防洪指挥部等部门联系,建立信息沟通及协调机制,随时掌握气候、水文变化及地质灾害监测情况,数据集成高效。”上海局集团公司工务部线桥科高级工程师朱雷负责防洪办工作,他介绍说,“降雨期间,我们安排专人驻守地方防汛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气象、水库泄洪等相关信息,加强汛期雨情预报分析工作,提前对行洪桥涵及路基采取防范措施。”

上海局集团公司树立“防重于抢”的防洪理念,在汛期前中后期,时时绷紧“安全弦”,重点组织工务、电务、供电等系统单位全面排查设备隐患,组织人员“上山下河”摸排情况,突出对山区铁路基础等防洪重点设备地毯式检查。

“水流倒灌流速0.154米/秒!”芜湖桥梁车间四湾路桥梁工区工长于来安手持便捷式水流测算仪播报着数据,职工朱明辉立即做好记录。7月18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宁芜线慈湖河桥下水位暴涨,水位突破9.4米,水漫钢轨。在此地段24小时值守的芜湖工务段马鞍山线路车间和芜湖桥梁车间人员发现险情后,40余名职工紧急行动,投入抢险战斗,采用土袋堆码、关闭闸口、抽水排水,稳固道床,为及时消除隐患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暴雨洪灾中经受考验,长三角铁路职工构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

钱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