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品读明末历史人物史可法

2020-07-25 18:52:15 作者: 明知不可为而

实际上,多铎在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与他人处理。他称“人心已去”,其实他自己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心也已去了”。按说史可法写一封遗书就够了,而他前后却写了好几道,仅举一例:

通过遗书的内容看,主要是表白史可法对大明的忠贞之志,并没有体现出他率领扬州军民誓与清军决一死战的气概和想法。

而实际的结果也是如此,扬州保卫战打得很糟糕,多铎4月24日下令攻城,仅一天城坚墙高的扬州城就被清军攻陷了。

让我们简单对比一下,同样是城市防御,史可法的死守扬州城大战多铎,与当年的袁崇焕死守宁远城大战努尔哈赤,两厢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另外,从满清对待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等明朝降将看,他们对有本事、有能力、有影响之人通常是采取怀柔和招降政策的,能争取尽量争取。甚至对祖大寿降过之后再反叛的行为都能容忍。但对于史可法好象并没有那样宽容和极力争取。这可说明,至少史可法不是他们十分看重和特别想要招降之人。

不同的史观,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观点。品读史可法,一方面,史可法作为南明的兵部尚书、第一号的重臣,他在战略判断上的失当、在战争准备上的失当、在战术运用上的失当是不应该的。南明政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灭亡,不管怎么说,史可法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另一方面,史可法保持了民族气节和士大夫气节,是抗清英雄、是仁人志士,应该说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乾隆皇帝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曾写道:“史可法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帅克觉得,史可法当年对手的后代皇帝都能这样评价他,我们怎么还好更多地苛责他呢?

主要参考文献:

《明史》《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史可法年谱》《史可法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