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唐肃宗听取李泌的建议,还会出现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吗?

2020-07-25 23:20:24 作者: 如果唐肃宗听

唐肃宗询问李泌剿灭叛军的战略,他问李泌收复两京,削平四海,解万民于倒悬,迎玄宗与长安需要多长时间?

李泌答:两年。

肃宗问:为什么?

李泌说:逆贼有所斩获总是全部运回范阳,这就是苟且之贼,苟且之贼岂能拥有中国,根本不足为患。但王者之师不能急功近利,必须稳扎稳打,谋定而后动“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

因此,李泌拟定战略,让朔方大将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开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开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

同时李泌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叛军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劳损其精兵。而唐军则以逸待劳,剪除其弱卒,待来年开春,便命西北各军与李光强联手直取范阳,叛军失去根据地,必将身死于河南诸将之手。

显然,李泌的提出的是斩草除根,一劳永逸的方案,可肃宗却在同意之后又反悔了。原因很简单,他太想收复长安和洛阳了,根本不想等到两年之后,也不认为范阳有多重要,由此便出现了郭子仪借回纥兵,随广平王李豫等收复两京的一幕。

由于不听李泌的建议,长安和洛阳虽然如愿收复,可安史之乱却又延续了五年,洛阳也再次沦陷,如果不是叛乱集团的内乱,安史之乱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更可怜的是,文章的开头曾经说过,为了尽快的享受胜利成果,唐肃宗与唐代宗并没有反思藩镇带来的祸患,反而不计后果的招降纳叛,使短短的几十年间,藩镇的数量增加了几十处。这几十处藩镇使安史之乱后的李唐王朝绝大多时候都处于战争的局面,无力恢复曾经的大唐盛世。

可如果当初唐肃宗听取李泌的建议,那又会怎么样呢?

要知道,在这诸多藩镇之中,有一半的节度使都来自于安史之乱投降的将领,若是安史余部完全被政府军平定,那大唐就根本不会出现那么多藩镇。

而战胜安史叛军的大唐军队也变成了一只精锐之师,趁着安史之乱的胜利的机会剥夺其他节度使的权利轻而易举。如此,大唐又怎么会出现藩镇割据,军阀乱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