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和他后来样子的文章,很多朋友都仗义执言,抒发对勾践的看法。又有很多朋友反馈,凿壁借光的那个小孩后来也黑化了,长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那么真的是如此吗?
凿壁借光
这是西汉的一位小朋友,从小非常好学。可是因为家中世代务农,没钱上学。后来的他跟着一个亲戚认字,才慢慢地有了看书的能力。
因为家中贫苦买不起书,他只能借书来读。我们现在想看什么书,纸质版,电子版非常方便简单,而汉朝有书的人也不愿随意借书给其他人,西汉的书是竹简,民间书籍非常贵重,弄坏了就没有了。小朋友为了能给看书,白天给有钱人做工,不要工钱,只求能借书给他一阅,他便是小匡衡。
匡衡长大后,成为了家中主要的劳动力,白天都在田间干活,中午休息的时候,有一点时间看书,所以一卷书有时半个月才能看完。
匡衡非常着急,于是突发奇想,用晚上的时间看书,但是买不起点灯的油,突然想到为何不用柴火看书呢?
一方面柴火火会跳动对看书不利,另外一方面如果不小心把竹简书点着了那就罪过了,,柴火不安全有可能把家给烧了,而且砍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诵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突然隔壁的火光透过墙缝照射在床边。匡衡欢呼雀跃,走到墙边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灯火,为了有更多的灯光照进来,匡衡拿着小刀将墙壁裂痕扩大,让更多的光照进来,从此便借着邻居的灯光晚上看书。
学而优则仕
匡衡字稚圭,现在山东省兰陵县人。他九次考试才中丙科,因为没有中甲科,只被认为太常掌故,后补为平原郡文学。
因为匡衡才名在外,很多学者都上书推举匡衡精通经典,当世无双,于是汉宣帝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太子少傅萧望之办理,萧望之见匡衡回答大义非常深刻精彩,便上奏宣帝,但是因为宣帝在位时不好儒,没有得到重用,只能回到原地。太子刘奭好儒,便私底下奖赏了匡衡。
后来汉元帝登基,萧望之受到重用,大司马史高看了眼红,于是召匡衡为幕府,任命为议曹史,将他推荐给汉元帝,元帝就让匡衡做了郎中,后来迁为博士。
匡衡比较著名的就是上书元帝:
“天下腐朽之风盛行,上行下效,政局腐败,民风奢靡,希望依照旧礼,教化当政之人,才能控制这股妖风。”
匡衡是有名的经学博士,每每上书都是引经据典,元帝非常喜欢,迁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后来元帝喜欢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胜过王政君皇后和太子,内心有换立太子的想法,于是匡衡又上书:
“希望皇帝无论大小贵贱,都有各自的次序,事物能各自得到自己应处的地位,天下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百姓也会听从教化。”
保护了当朝太子刘骜。
匡衡在任太子少傅的几年中,多次上书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喜欢依据经义来回答,很多言谈都符合法则义理,被元帝拜为公卿御史大夫。后来接替韦玄担任丞相,封为乐安侯。
汉元帝去世,成帝登基,匡衡见成帝淫乐无度,便上书告诫皇上慎重选择配偶。成帝采纳了他的谏言。不久又上奏整修南北郊庙,取消各种铺张浪费的祭祀。
汉元帝在位时宠幸宦官石显,石显得以主持朝中事务,但是导致汉朝开始走下坡路。汉成帝时,匡衡便与御史大夫一起弹劾石显,追究他的过失。
后来校尉王尊又弹劾匡衡称他:“在其位不谋其政,明知石显的过错,却阿谀奉承,到现在才弹劾。”匡衡觉得惭愧便希望告老还乡,成帝没有准许。
在西汉后期,相权旁落,真正为朝廷考虑的人已经不多,有权的人都想着如何加官进爵,而作为相国一脉真的想治理好国家的儒生却没有了职权。这也是西汉后期为何会衰败的原因之一。
你的样子
匡衡因为自己的直言上书,慢慢的得罪了很多的同僚,成帝依靠王氏外戚,慢慢的匡衡便被疏远了。
后来匡衡的儿子匡昌任越骑校尉,酒后杀人,被抓。越骑官员们与他弟弟想救匡昌,事情被发觉,匡衡便脱去官帽光着脚去请罪,成帝派使者恢复了他的官帽和朝鞋。
而匡衡因为封地的事情,开始时地界没有划分清楚,导致匡衡的封地多了四百顷,后来重新界定地界。下属上奏,本来要上报给皇上,匡衡认为下属划分清楚就可以了便让下属去办。后来因为陆赐统计发现地界有变,于是责问临淮郡,临淮郡又将四百顷土地划分给了匡衡,匡衡派收租的人去收租。
就这样被人因为垄断偷盗土地被弹劾。加上儿子的事情,匡衡被罢去丞相的职位,贬为平民,最后老死家中。
匡衡的儿子匡咸,通晓经义,曾官居九卿职务。其后代出了很多经学博士。
这便是凿壁借光的匡衡,从小时的贫苦,用自己的能力学而优则仕,在西汉后期能够出任丞相,多次直言劝谏实属不易。然而我看了很多文章,将匡衡写成了与和珅一样的贪污腐败之人,他们资料从何而来?我不知。
《汉书》记载匡衡让人去收取多余的四百顷土地的租,多了一千多石谷子,如果你知道当时王氏家族开护城河让水流进自己的家中,家里亭台楼阁,可以通船,王家子弟各个攀比,你就不会觉得这一千多石是非常多了。当然这也是他的污点,这位本该一世英名的人,因为侵占土地之嫌,成为一生唯一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