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高祖本纪》: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
《资治通鉴》: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藏荼。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臧荼是真反了,他不是后来韩信那样被冠上“莫须有”的造反罪名;
臧荼造反首先打代地,这是一条重要信息
第二,臧荼攻下了代地。这一点是一个关键信息。燕地主要是在东北方向,按照常规逻辑,造反肯定是首先是往河北方向打,但是臧荼首先去打西北方向的代地,这就不同寻常了。从东北方向出兵打河北平原,那是居高临下、一马平川,有天然的地利优势,历史上很多外族入侵都是这么打进来的。打下河北平原之后然后依靠西边的太行山脉和南边的黄河天险,很容易形成割据局面。但自燕地去拿下代地,一下难度增加了,二是战略意义下降了,因为从代地南下只有一条路,而且必须要经过军事重镇太原。
打代地不符合战略常规
臧荼造反,这种反常的战略逻辑,也就给我们揭开谜团提供了一个方向。此时的河北是软柿子张敖的地盘,好打,而且打了后果还没那么严重,而代地则是刘邦的直属地盘,难打,打了还没有什么意义和退路。那么臧荼为什么要犯这种明显的错误呢?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要先引入一个很著名的名词“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这个名词是一个让汉族人们十分伤心的名词,自从唐朝石敬瑭把它割让给契丹族之后,中原文明此后就一直生活在北方少数民族的虎视眈眈之下,契丹(辽)、金国、蒙古屡次通过这个缺口对中原地区实施灾难性的杀戮和侵略。直到朱元璋驱除鞑虏,这片土地才失而复得,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长达400年的伤害才得以暂停。
后世的燕云十六州就是此时的燕、代之地
这个让中原北方无险可守、头上顶雷的燕云十六州,其实跟此时的燕代两地是基本重合的。此时的燕赵之地基本囊括了中国北方的形胜之地,居高临下,山势环绕,易守难攻,下山则摧枯拉朽。那这不正说明臧荼打代地的战略意图是正确的吗?
但是,这个地形对于纯汉族政权往南打夺天下的意义不是很大。这主要关系到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种文明之下的战争形式是不一样的。游牧民族因为资源匮乏,所以避重就轻,将“速度”发挥到了极致;而农耕文明因为资源丰富,要保家卫国,所以稳中求胜,将“后勤”提升到了顶点。
这片土地易守难攻,但是资源动员能力和后勤供给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它并不利于农耕民族用以南下争霸天下。但是,如果这片土地控制在游牧民族手里,那就变成了中原王朝的噩梦了(参考后世的宋朝)。原因很简单,人家游牧民族过了这片土地,你们就无险可守了,人家的速度优势就可以发挥到极致了。所以在冷兵器时代,马真的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之一。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猜测出臧荼这样的出兵思路背后的真实意图了,没错,臧荼是联合了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
臧荼造反就是在为匈奴铺路
问题说到这里,也才能解释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臧荼为什么非要等到公元前202年才造反呢?早干嘛去了呢?再晚一点不行吗?这还是跟当时北方匈奴的情况有关系,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在前205年到前202年完成了对西面大月氏的第一轮胜利,才彻底完成了对北方草原的统一。也就是说,此前,人家匈奴也是根本腾不出手来。(这个冒顿单于就是那个后来调戏吕雉的那位匈奴王,这家伙的一生很够精彩的)
至于臧荼为什么选了年份还要选月份,为什么要在秋天反呢?这在有了前面的铺垫之后,就很好理解了。因为秋冬之季比较符合游牧民族的出兵时间,初夏之际,草原上正是水草茂盛、牛羊长膘的时候,人家要把时间用来发展生产。只有到秋冬季,套马的汉子才有的是时间来向你展示威武雄壮。而且,这个时候是战马最有劲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时候。
通过上述这些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臧荼叛乱其实就是一次有预谋的通敌叛国的行为。这次叛乱也拉开一幅新的历史画面。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也就不会诧异,为什么汉朝突然就和沉寂多年的匈奴开干了呢?而中华文明从内部统一的过程逐渐开始要面对另一个历史主题——民族恩怨了。
匈奴人要登场了
臧荼虽然打了一肚子的如意算盘,但是他终究是只是一个历史小人物,有心做大,但实力不允许。在得知他公然造反之后,刘邦果断出击,很快就把臧荼打败了。臧荼败亡后,他的儿子逃到了匈奴,还得到了一定的重用。这也进一步证明臧荼的造反是早就和匈奴勾结在一起的。
臧荼造反的目的、时间和路线都是为匈奴而设计的,这也标志这汉民族和匈奴民族新一轮对决的开始。臧荼造反后,被刘邦带着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等百战名将轻松平定,快得连匈奴都来不及抽兵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