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曾被册封为燕王,替朱元璋镇守北方军事重镇——北平。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成为大明帝国的新皇帝。朱棣在位期间持续对外用兵:攻占安南、征讨蒙古、防备倭患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因此在历史上被赞誉为“永乐大帝”。
明成祖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里,几乎从未停止对外用兵,他本人也病逝于远征归朝途中,真正做到了“死于边野,马革裹尸”。那么,问题来了,明王朝立朝不久,朱棣是如何负担巨额军事消耗的?
一、父亲和侄子留下的家底厚实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为尽快恢复国力,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很少对外用兵,甚至对于安南国的挑衅也置之不理。当然,为了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的侵扰而出兵北伐除外。朱元璋在位期间,国力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明王朝积存了殷实的家底,因此历史上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期间赞称为“洪武之治”。
建文帝在位期间,除了改变祖父朱元璋洪武朝时期的一些弊政外,大体上延续了朱元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明王朝国库充实,国力进一步增强。然而,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就被叔父朱棣取而代之,但他为明王朝国力增强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二、大力实施“军屯”制度和“开中”制度
明成祖朱棣雄才伟略,在位期间攻占安南、征讨蒙古、防备倭患,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定。但是,打仗打的是“钱”和“饷”,没有足够的粮草和厚实的经济基础,是无法负担战争中巨额军事消耗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棣用“军屯”制度和“开中”制度有效解决了出征军队的粮草问题。
明朝“军屯”制度最早并非出自朱棣永乐朝,而是出自朱元璋洪武朝。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耕牛和农具等,由当地军队负责组织兵士进行屯田。在边地的军队,一般是三成士兵负责守城,七成士兵负责屯田。而在内地的军队,一般是二成士兵负责守城,八成士兵负责屯田,当然有战事时,需要全员参加。朱棣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和完善了军事屯田制度,军队的军粮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
朱棣除了重视军事屯田外,还非常重视针对盐商的“开中”制度。所谓“开中”制度,就是由盐商自己出钱采购粮草并运送给驻守在边地的军队,在盐商完成粮草运送任务后,按照朝廷之前与盐商约定的补偿标准,让他们到内地盐场领取一定量的食盐,并特许他们在指定的地区内销售来获得经济补偿。朱棣在位期间,通过针对盐商的“开中”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出征军队粮草和兵饷不足的问题。
三、朱棣用兵全部为对外用兵,对国内经济尤其是农业影响不大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持续对外用兵:派兵攻占安南(越南古名),五次亲伐蒙古各部,派兵在沿海打击倭寇等等。这些较大型的军事活动均在明朝边境或明朝统治区外进行,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使得明朝经济尤其是农业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得到迅速发展,使得明朝廷有了常年打仗的资本,并最终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 “永乐盛世”。同时,朱棣在位期间,明军常打胜仗,很少有败绩,自然缴获的战利品也不少。
四、内阁制度基本确立,正确的决策推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洪武朝时期,由于“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制度,所以朝廷上下事无巨细都由皇帝亲自处理,使得皇帝每天超负荷工作,决策失误在所难免。朱棣在位期间,选拔翰林院官员进入文渊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开始参与朝廷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由此确立。内阁”制度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君主专制王朝决策失误的问题,各项正确的决策推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使得明朝廷有了常年打仗的资本。
五、整修大运河,对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朱棣迁都北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保障粮草和各项军事物资的顺利运输,明朝廷开始大力气整修京杭大运河,并最终使京杭大运河重新畅通。整修之后的大运河,发挥了黄金水道的作用,使南方的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保证了首都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物资供应,同时也促进南北方经济的交流,推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