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是否自有天意——赵政赵政灭,宋江乱宋江

2020-07-28 23:17:35 作者: 冥冥之中是否

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只要我们仔细挖掘,往往就能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话题,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赵政赵政灭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他登基之后,灭嫪毐逐不韦用李斯,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大破赵军,第二年俘虏了赵王,赵国亡。赵公子嘉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王赵政派王贲灭燕后回师攻代,虏代王嘉,赵国彻底灭亡。

公元前228年,赵国灭亡

这看起来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非常正常非常简单的操作,除了灭赵,秦始皇还灭了韩、魏、燕、楚、齐等国,还开拓了岭南、河套等地,小小的赵国没什么可值得探讨的。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秦始皇名政,嬴姓,赵氏,按今天的习惯,我们应该喊他赵政。而他灭掉的赵国政权不也是赵政吗?这就是赵政赵政灭。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早在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在长平被白起的秦军全歼,45万精锐损失殆尽。长平之战后,白起又兵分三路继续攻赵,扩张战果,自己亲率大军攻打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

长平之战

赵国好像灭亡只在翻手之间,但就在秦军东取武安、北占太原的时候,范睢妒忌白起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整为由,向秦昭襄王建议接受赵国割六城议和,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罢兵,从而坐失灭赵良机。后来赵国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恼羞成怒的秦昭襄王于公元前259年10月,令王陵率军伐赵,再攻邯郸。但赵国此时已经争取到了时间做好了准备,秦军两年不下,反而被赵魏楚三国联军击败,损兵折将,一代名将白起也在这段时间内因为秦昭襄王猜忌而自杀,秦国一统六国的时间大大的拖后了。

为什么历史在此好像拐了一个大弯,本来英明的秦昭襄王昏招不断,垂死的赵国回光返照,这些都是因为历史在等一个人。

就在邯郸之战的同一年,秦昭襄王的重孙子赵政在邯郸出生了。他一出生就可说是命悬一线,他的父亲异人和未来的相父吕不韦抛下赵政母子,跑路了。赵国想杀他泄愤,他的母亲只得带着他四处躲藏,但是天命之人非人力可伤害,赵政经过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回到秦国并登基成为秦王。

千古一帝秦始皇

赵国的政权最终还是亡于赵政之手,这就是赵政赵政灭。灭了赵政的赵政最终成为了千古一帝。其他人为什么无法灭掉赵国,那就是因为赵政乃千古一帝,赵政除了老天只有自己可收。

宋江乱宋江

宋朝末年,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把梁山泊水域全部收为公有,渔民不论是捕鱼还是采藕,全部都要收取重税,但凡有违反命令的,一旦按照盗贼的名义来处置。 这激起了周围老百姓的极大愤慨。

终于在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忍无可忍的老百姓在宋江等36人的领导下造反了。起义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团结一致,战斗力十足。“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若是少一人,誓死不还乡”。

天魁星 呼保义 及时雨宋江

起义后不久,宋江带领义军转战于山东青州、齐州与河南、河北一带,史书记载说:这支起义军"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但在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起义军从江苏沭阳乘船进攻海州时,被海州知州张叔夜击败。走投无路下,宋江不得不率众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宋朝官军中的一部分。

宋江投降朝廷之后是否征讨过方腊,众说纷纭。《宋史·侯蒙传》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曰:"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从此记载看来,宋江似乎有出征方腊的可能。但同时也有其他记载说不可能如此。如《东都事略·徽宗纪》将平宋江列在平方腊之后,《折可存墓志》也称折可存在平方腊之后,参与平宋江的战斗。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只能算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农民暴动,短短两年就被平定,与方腊起义规模相比相差甚远,就算宋江参与了征方腊,也只是小分队而已。但是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打击的是宋朝统治者。他所驰骋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当时都属于宋朝的江山。

宋江驰骋在宋江

宋朝的江山当然就是宋江了,而宋江起义对它的政治造成了震动,动摇了它的统治基础,加重了它的危机。这真可说是宋江乱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