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之战:曹操出卢龙塞突袭乌桓,一举取得胜利

2020-07-29 15:33:44 作者: 白狼山之战:

导语:乌桓在东汉后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尤其是蹋顿治理乌桓时期。当时乌桓实力非常强大,而且蹋顿也是一个非常“骁武”的领导,凭借乌桓强大的实力以及领导人的指挥,乌桓“以雄百蛮”,乌桓内部皆认为蹋顿有“冒顿单于”之相。如果曹魏对北方崛起的政权不闻不顾,那这一政权很容易成长为“匈奴”这样的霸主,届时会对曹魏北部造成严重的威胁。袁氏兄弟逃往乌桓之后,乌桓就开始以收回袁氏故土为由频繁侵扰边境。基于复杂的国际形势,曹操最终决定发动对外战争,史称呼“白狼山之战”。

为何发动“白狼山之战”

如图所示,在东汉末年时期随着中原混战,北方游牧民族也逐渐染指边疆地区。东北部的乌桓逐渐吞并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随后袁绍和乌桓共同剿灭了公孙瓒,幽州基本就属于乌桓的囊中物了。当时面对乌桓的第一防线是冀州(袁绍),袁绍对乌桓采用了拉拢的政策,双方缔结和亲关系,一时间北境无烽火。但是随着官渡之战的战败,袁绍死了,原本的局势发生剧烈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冀州的统治权之争。

官渡之战虽然是以袁绍战败告终的,但实际上袁氏在冀州的统治仍旧稳固,曹操短时间内无法荡平冀州。如果袁绍的长子能当家作主,那么冀州的老大仍然是袁氏。但可惜的是袁绍诸子为争夺继承权发起内斗,以至于曹操趁机攻打冀州,并且陆续追杀袁氏兄弟到幽州。最后袁氏兄弟逃往乌桓,试图借乌桓的骑兵“复图中国”。当时曹操在冀州的统治并不稳固,而冀州又无险可守,如果袁氏兄弟能从乌桓借来骑兵,那对冀州的威胁非常大。

冀州什么地盘?幽州什么地盘?千里平原肯定要比苦寒之地好,因此乌桓打着为袁氏兄弟收回故土(冀州)为由,频繁袭击边境。曹操也明白乌桓的意思,冀州这块宝地是非常重要的,他不愿意撒手,所以决定远征乌桓。在远征之前曹操内部还爆发了争议,众将认为:“袁氏诸子成了流寇,夷狄贪婪无亲,定不会被袁氏兄弟所用!因此北方不足为虑,但是如果我们远征乌桓,刘备必定会让刘表袭击许都,那到时候我们就完蛋了。”郭嘉认为:“乌桓现在肯定认为我们不会远征,我们不如打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冀州民心都还在袁家,万一袁氏兄弟和乌桓共图冀州,那我们北方各州就要沦为敌手了。而且刘表一个夸夸其谈之徒,他也不会对刘备委以重任,所以不足为虑。”

对曹魏阵营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因为当时曹魏是两线作战,北方有袁氏兄弟和乌桓,南方有刘表,攻打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被捅刀子。众将认为刘表的威胁最大,北方不足为虑,这一点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幽州是苦寒之地,乌桓不可能局限于此,所以染指冀州是必然的,频发入侵边境就是一个表现。荆州的刘表虽然也有威胁,但是刘表他怎么北伐?派刘备吗?如果刘备变强大了,他怎么制住刘备?在这一问题上我比较认可郭嘉的说法,应该尽快击败北方的乌桓,然后南下。如果不解决北方问题贸然南下,那刘表必定更加依赖刘备,届时荆州这块硬骨头会变得很难啃,而且北方的乌桓还会捅刀子。最后曹操决定采纳郭嘉的建议,决定发动对外战争,这也就是后续的“白狼山之战”。

这一场战争决定了曹操的命运,如果北征不利,那么袁氏兄弟很有可能借乌桓之力起死回生,冀州、青州都有可能不保。届时乌桓会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而且距离兖州以及曹操的大本营(许都)非常近。这并不是我危言耸听,这是郭嘉对未来情势的预判。

《资治通鉴》:郭嘉: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凯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战争是不可预测的,如果远征失利,那其他诸侯会不会捅曹操一刀子?刘表会不会趁机北上?这是很难说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曹操如果输了,那一定会败的很惨。所以曹操的准备十分充足,他把张辽、徐晃、张郃、曹纯、韩浩等精英将领全带上了,而且郭嘉、牵招等重要谋士也随军出发了。

白狼山之战:曹操出卢龙塞,张辽一战败乌桓

最初曹操带领大军驻扎在无终(古地名,今天津蓟县),准备从滨海道一路进攻柳城(乌桓大军所在地)。原本曹操是想从大路走,然后打乌桓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没想到天公不作美,大雨阻挡了曹操的行军路线。这一场雨给了乌桓准备时间,乌桓迅速占据险要(遮守蹊要),导致曹操无法前进(军不得进)。到这种情况下也没办法,对方占据险要,自己强攻的话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对方已经有了防范,“出其不意”的战术失效了。但是曹操也不能退军,因为曹操一旦退军,那乌桓一定会得寸进尺,届时幽州永无宁日。正当曹操进退两难的时候,他想起了田畴。

田畴是当地的向导,他对地形非常熟悉,曹操想看看他的高见。田畴告诉曹操一条西汉废弃的道路,两百多年来没有人走过这条路,曹操如果能从这里走过去,那必定能打乌桓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有可能不战而胜。曹操得知后决定走这条险路,并且在滨海道立了一个牌子,说中夏雨水太多,不能行军,所以我秋冬时期再来。站在乌桓人的角度上看本来就这一条路,现在大雨阻断了道路,那曹操只能退兵啊。而曹操立了个牌牌,说自己秋冬时期来,那这段时间肯定就安全了啊。自己屯兵险要还要支付大笔战争开支,为什么要为一个不存在的危险来花钱哪?在这种情况下乌桓开始放松警惕,认为曹操只能通过这条平原地带进军,现在平原地带无法进军,曹操就会撤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