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常会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有不少人抱怨,这一仗为什么会派许和尚(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去?为什么不派我军最能打的战将粟裕去?许和尚只会猛打猛冲、人海战术,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解放战争年代,对现代战争所知甚少,因此造成我军伤亡惨重,打得很不理想。
粟裕就不同了,那是我军有数的天才军事家之一,思虑细密,百战奇谋,擅长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他要挂帅出征肯定计划更周全,指挥更出色,不会让我军受那么大损失,战果也会更大。
那么,上边的这些抱怨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应该说,有点儿道理,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不合常规,难以实行。
说有点儿道理,主要是指粟裕大将和许世友比起来,军事成就高得多,历史战绩更加辉煌,这是世所公认的。况且许世友还是粟裕多年的部下,鞍马相随,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但也仅此而已。从唯物主义认识论上说,对未曾发生的历史进行假设并无实际意义,因为客观世界存在太多的偶然性,每个偶然性都会影响历史走向,那些如何如何一定一定之类的观点不过只是脑洞而已,无法用来证明。粟裕毕竟没去对越前线,未曾创造历史实践,谁能保证他一定比许世友打得好?这是明明白白的道理。
主观问题说完了,再说说客观问题,为什么说不合常规,难以实行呢?
什么是常规呢?现官现管,带兵的一定比不带兵的更能掌握部队,在前线的一定比在后方的更加熟悉情况,执掌权力的人一定比在野村夫更负有责任,实际决策层一定比键盘侠们更懂得这些道理。这就是常规。
具体来说,军事上讲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何谓知己?现官现管,熟悉部队,熟悉将领,熟悉环境,有隶属关系,有统驭实践,在军事行动中作为一个独立单位立即就能遂行任务,是为知己。
那么何谓不知己?空降大员,不熟悉部队,不熟悉将领,不熟悉环境,临时隶属,无统驭实践,纸上谈兵,临阵磨枪,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是为两眼一抹黑,兵家大忌。
上述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在历史上的案例比比皆是,此不多述。
论证了常规后,再来看无法实行是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1958年粟裕大将从掌实权的解放军总参谋长调任虚职的国防部副部长,具体接收单位是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但有规定他不能再接触军队。此后粟裕又先后担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和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组长等职务,却再未直接驭将带兵,时间长达21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多年时间部队都换了多少茬了,军队建设和战争实践与历史上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再是如何天才将帅,多年远离实践锻炼,经验已经过时,早就落后了。即使是强赶鸭子上架,也需要时间磨合,人的主观意志毕竟无法对抗客观规律。
1979年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粟裕除担任军事科学院领导职务外,还兼任军委常委。他参与了这次战争决策,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此次作战动用的部队不少,打算牛刀杀鸡,速战速决。从挂帅人选的条件来说,最符合常规的就是前述的现官现管,用磨合已久的主官带部队去打仗,这既是常识,也到哪儿都说得通。
参战的主力是广州军区部队,军区司令员是许世友,由他担任东线广西方向总指挥,逻辑太正常了。反之,用粟裕来挂帅,就太背离常规,没法儿在秩序森严的军事体系中执行。一次计划三到五天就打完的边境作战,需要大费周章将如此地位重要的主管大员来回挪窝吗?出了问题谁来负责任?又不是评书中的金殿选帅!
或许有人又要提出开篇的观点,认为粟裕比许世友更会打仗。可惜没什么用,这个论据实在胜不过现官现管的体系常规。由此联想到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当时我军那么多老一辈军事家都还在,可挂帅出征的是谁呢?张国华、何家产、丁盛。为啥那么多老帅老将都没去而要这三人去呢?
原因无他,人家熟悉环境、熟悉部队,知兵知将,打起来更有把握,也更容易理顺指挥体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决策者深循此理,知道责任重大,就没闪过异想天开的念头。
最后的结论:79年由许和尚挂帅,而非粟大将,正常,实在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