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遇接受征聘之后,朱元璋与他进行了交谈。
交谈的结果,朱元璋很是高兴,他高度肯定陈遇的见识与才学。
于是,朱元璋便委任陈遇管理军务,并让他出谋划策。
此后,朱元璋还会前往陈遇的居第,向他咨询机密事宜。
因觉陈遇可用,朱元璋授职陈遇为供奉司丞。
对此,陈遇辞让,并没有接受。
洪武初期,朱元璋曾向陈遇询问保国安民之计。
对此,陈遇上陈建议,他道是:
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
细看陈遇的建议,可以知道:
第一,大约,陈遇对朱元璋的个性是谙熟的。所以,在陈遇的建议中,他认为,必须推行的要务之中,第一件对策便是:不可嗜杀。不嗜杀,很多无辜的民众才有生存的机会。
第二,元末战乱,生灵涂炭、民生凋敝;那么,恢复养元、培植根基、使民众脱于苦难的良策,当然莫过于轻徭薄赋。
第三,政权建立,社会治理,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任用贤才,乃是为政的根本。
第四,社会的安稳、秩序的井然,从历史的经验中,可以知道,恢复先王的礼乐,肯定是最重要的途径。
陈遇所述首务,凡对中国历史了解的人,都十分清楚:
这不但适合大明江山建立初期的政治需要;而且,这也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会的兴旺与发达。
这里,稍作延伸,在其他社会中,陈遇所陈述的首务,可变通如下:
第一,保证民众的基本生存权;
第二,减轻一切苛捐杂税;
第三,注重人才培养与人才的任用;
第四,培养民众的文明素养、提高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朱元璋登基之后,授职陈遇为翰林学士,陈遇辞谢不任。
此后,朱元璋给陈遇的特殊待遇是:
赐予陈遇肩舆,并安排校尉十人,抬着陈遇的肩舆,出入宫禁。
后来,朱元璋又除授陈遇中书左丞之职,陈遇坚决辞谢,不予就任。
当日,朱元璋御驾华盖殿,召陈遇入内,赐其就坐,命他草拟平西诏。
书成之后,朱元璋极度喜悦,当即赐宴,并赏陈遇金银、缎匹、衣服等物。
同时,朱元璋还除授陈遇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陈遇又辞谢不就。
随后,朱元璋又授予陈遇太常卿(正三品)之职,陈遇仍然辞谢,不肯接受。
陈遇生病之后,朱元璋亲赐药物,还命令太医院的医官前去医治。期间,朱元璋钦赐陈遇褥被、粥米等物事。
陈遇病愈之后,朱元璋又授予他礼部尚书(正二品)之职,陈遇又坚决辞谢,未曾接任。
朱元璋驻跸奉天门,召陈遇入内,命其就坐,询问典章故事。当时,正值炎暑天气。看到陈遇受热,朱元璋赐他纱衣,命令內侍引领他入内澡沐,并赐宴。期间,朱元璋命令陈遇的儿子充任宿卫,陈遇继续辞谢,没有领受。
陈遇在朱元璋跟前所蒙受的厚待与赏赐,当时的公卿大夫之中,没有人可与其比拟、没有人曾经得到过同样的恩宠优遇。
其后,陈遇的病情再次发作,朱元璋还是命令太医院的医官前往医治。但是,这一次,陈遇未能痊愈,不幸逝世。
陈遇去世之后,朱元璋再三哀悼,赐予棺木、麻布、米钞等葬祭,并赐葬钟山。
当日,朱元璋在面对陈遇时,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可参见《明史》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陈遇传》)
有人说,陈遇不做朱明朝廷的官,是因为他生在元朝;虽然他没有在蒙元朝廷做过行政官员,但是,他还是不愿意背弃元朝。
这完全是头巾语!
以君臣之道论定陈遇的行为,实在是牵强附会!
有人说,陈遇不接受朱元璋除授的官爵,是因为朱元璋威严、很难伺候(说白了,就是残忍嗜杀),所以,他不担任朱元璋治下的高官。
这话,多少说到了点子上!
但是,还嫌不足。
因为,在多少有些猜忌多疑的朱元璋眼中,陈遇的不仕,是真切的、是真实的,是没有破绽、是无法怀疑的。如果仅仅是惧怕朱元璋的威严而不做官,猜想,以朱元璋眼力,他肯定是会看得出的。试问,如果朱元璋看穿之后,他可能不会有所动作吗?
关于这一点,明人沈德符在其《万历野获编》卷十五《科场?孙蕡陈遇》中曾经提及:
当时的著名词臣刘基(青田)被毒死;宋濂(金华)忧惧而死;只有陈遇免于祸患。当日,朱元璋与陈遇的造膝之语,没有一句流传于世。以上种种,皆可见陈遇品德之崇高、见识之卓远。
沈德符的这一论述,基本精当。
其实,陈遇只做事不做官的行为,就载记所述其行事而言,大约如下:
一、或如朱元璋评价陈遇时所说:
士之有志节者,功名不足以介意。
这种精神高度,不但常人难以理解,而且会被趋炎附势、垂涎权势名位者讥嘲为虚假、作伪。
二、陈遇的高节,或许是其做人的准则。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能够坚持自己的准则,自始至终,未曾改易。
关于这一点,后来者大可不必将其攀扯到忠臣孝子的话头上去。
朱棣夺权一事,不论别的,仅从旧时社会所遵从的道义上来说,他对国就是不忠,对父就是不孝;朱棣诛杀朱元璋、建文帝的忠臣,还要自己臣子对他忠诚,这本身就是个笑话、也是莫大的讽刺;朱棣之后,大明王朝再宣扬忠节,就是不断地在打自己先人的脸。
三、猜想,以陈遇的高品与卓识,他对朱元璋的性情与为人也是看得十分清楚的。他不做朱元璋朝廷的官,应该是出于真心诚意的。这种真心诚意,让心怀鬼胎的朱元璋非常放心。所以,朱元璋对他恩宠,是不需要夹杂戒心的,所以,陈遇能够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