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从这一刻起,历史发生了巨变,刘备如鱼得水,从此一改往日颓势,一飞冲天;诸葛亮也得遇明主,在三国乱世中纵情发挥自己的才华。我们知道,卧龙先生虽未出茅庐,但已知天下三分,而他为刘备出的第一条计策就是千古奇策——隆中对。
隆中对描述了一位诸侯从势穷力孤到割据一方的具体步骤,一步一步都清晰明了,真可以说是为刘备量身打造的战略蓝图。由此可见对于这套战略,诸葛亮打磨已久,绝不是即兴发挥。从过程来说,蜀汉确实一直行走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上,但单论结果,诸葛亮并没有实现匡扶汉室的最终目标。那么综合来看,隆中对究竟是千古奇策还是纸上谈兵呢?
从地理上来说,古代北方气候恶劣,南方则较为宜居,再加上北方长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产马地较多,兵员素质较强等等多方面因素,由北向南就会越打越舒服。反之,从南向北的统一战争则十分艰难,我国从古至今也只有寥寥数人解锁了这个逆天的成就,例如朱元璋灭元等等。而历史上北伐失败的案例不计其数,如刘裕北伐,岳飞抗金,太平天国北伐等等,当然也有我们熟悉的六出祁山。
而蜀国又偏偏在川地,西川确实物富民丰,易守难攻,可称天府之国,但另一方面,也太过安逸。这里的百姓当然是幸运的,但对于一个锐意进取的势力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过去就曾有过“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谚语吐槽古蜀地太过安逸。
也许诸葛亮在制定隆中对之时确实考虑到了这一点,但彼时北方有曹操,东面有孙权,而辽东、西凉等地则更是鞭长莫及,只有西蜀刘璋暗弱,西川唾手可得,除此之外确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而我们也看到,后来无论是诸葛亮北伐还是蜀汉灭亡之时,反对者和投降派永远占大多数,这就是益州本地士族的想法:关起门来,自己安安稳稳地发展得了,就是投降也不会触及到我的利益。
更为致命的是,关羽在最关键的时候大意失荆州,不仅丢失了战略要地,也从此失去了人才、兵源、物资的重要产地。这件事也使刘备势力的上升势头戛然而止,后来由此引发的火烧连营七百里更是让蜀汉元气大伤,由盛而衰。这也一下子打乱了诸葛亮的整个“隆中对”战略。
首先,“隆中对”的规划确实清晰无比,从占荆襄,到夺益州,最后再到两路大军并进争霸天下,犹如一台设计精密的机器,美观而又高效。但同时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像少了零件的机器无法运转一样,这个计划中任何纰漏都将导致“隆中对”满盘皆输。而荆州恰好就是蜀汉这台战争机器中最重要的一环。
其次,计划终究还是赶不上变化快。火烧连营让蜀国损失的不仅仅是刘关张三兄弟,还有大量的兵员、军械、战马,以及数不胜数的战略物资,更让人心痛的是,川蜀和荆襄这么多年积攒的人才也在此役折损大半,其中就包括“马氏五常”中的马良。这一切导致了后来益州实力难以恢复,诸葛亮兵出祁山再也无法动用像刘备征吴那样规模的大军,蜀国自此人才断档,青黄不接。
最后,你有计策,我们有对策。诸葛亮的战略计划,自然逃不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眼睛,在曹操为了躲避关羽的锐气,打算迁都的时候,他就曾进言: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看来司马仲达和近两千年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想法不谋而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实在是高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刘备崛起的过程中确实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寄人篱下的落魄诸侯,到割据两川,建立帝业。在卧龙的辅佐下,刘备只用了十三年。而诸葛亮也是三国中为数不多可以把战略目标分阶段实现的天下奇才,如果历史可以按照诸葛亮的剧本一直走下去,天下最终在谁手中或未可知。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今天的我们自然可以凭借上帝视角谈论三国英雄们,但我们可以想象,在两千年前的隆中,一对君臣草庐中席地而坐,纵论天下,那是何等的豪情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