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背后的真相,只剩赵国能硬抗秦国

2020-07-17 21:10:35 作者: 长平之战背后

秦统一六国进程中的关键战役不得不说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虽爆发于公元前262年至260年,距最终统一还有三十多年。但经此一役,秦国消灭赵军四十余万人,时人普遍认为山东六国再无力抵挡秦军的进攻,秦统一天下只剩时间问题。那么为何仅是赵国一败,就认为山东六国再无法对秦造成威胁?秦国统一六国路上的最后拦路石又为何是赵国?这要从赵国的国策说起。

自三晋分家以来,赵国就在和魏国争夺三晋的领导权,边境战争频仍,国都邯郸一度被魏军占领。战国中期魏国衰落后,赵国的国力也在长期的征战中受到了极大损耗。魏赵韩三国开始依附齐秦等强国,在争霸战争中保持存在感,三晋的辉煌不再。魏韩两国与秦国紧邻,也是秦国的重点打击目标,国策在抗秦与联秦之间摇摆不定。而赵国的核心领土在晋阳至邯郸一线,远离秦国,在外交和军事上保有一定的自主性。

战国中期大致疆域图

赵武灵王九年,赵国同魏韩楚燕联盟,合纵抗秦。但此次合纵虎头蛇尾,各国心思不一,被秦国各个击破。经历此次失败,赵武灵王一度取消王号,定下闭关休养的国策。这段期间赵国基本没有再参与诸侯中的的争霸战争,无论是魏韩,还是对齐秦,赵国既不联盟,也不抵制,在诸国中保持中立。赵国的及时脱身为自己迎来了二十余年的和平,也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赵国并不是放弃了武力,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北方遥远的狄胡与近在腹心的中山国身上。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时常南下劫掠,燕赵两国都深受其害,而中山国地处河北中部,横亘在赵国中央,直接威胁邯郸的安全。赵人若能征服这两处,不但能解除腹心之患,还可以扩大兵源,增加战略纵深。

赵武灵王为了一举解决这两大难题,在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国人穿胡服,抛弃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军队扩展骑兵规模,跟胡人一样练习骑射。这是一个创举,赵武灵王主动向文明程度远低于华夏的胡人学习,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

除了直接提高赵军的战斗力,赵武灵王的改革更重要的作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赵国人的精神面貌。赵人本就尚武,又汇入游牧民族的彪悍气质,赵人的韧性举世无双。赵国在长平之战丧失了四十余万壮丁,靠着国内仅余的老弱病残还能碾压落井下石的燕人,并打到燕国境内。

赵武灵王的改革不仅仅是着装文化和战术训练,他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上也不拘一格,大胆起用平民和异族,如他发掘的楼缓、仇液都做到了相邦的位置。赵武灵王的改革触动了国内保守势力的利益,诸多举措在他死后多被废弃,但他对赵国的改变却是永久性的。廉颇、李牧、赵奢是在他的军国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名将,对于人才的吸纳和使用上,赵国也始终积极开放。名将乐毅、田单都曾投奔赵国为相,这也说明了赵国当时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

赵国在赵武灵王时代,向北征服林胡与楼烦诸部,向内完全吞并了中山国,赵国在国土与人口等指标上跃居诸国前列,完成了从中等诸侯向一等强国的蜕变。

赵武灵王死后,赵惠文王开始享受父亲带来的红利,逐步改变韬光养晦的国策,频繁的参与合纵连横活动。

受困于争霸战争,韩魏两国垂垂老矣,赵国此时如同二十多岁的壮小伙儿,在诸侯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秦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生力军身上,秦赵之间的争夺开始增多。

到了公元前262年,矛盾总爆发。

秦国位于华夏西陲,向外争霸最主要的路线就是东出函谷关,而函谷关东面正是魏国和韩国,这也是秦国重点打击韩魏两国的原因。

除了函谷关,秦军东出还有南北两线,南线是出武关,这是讨伐楚国的专线。北线是走河西渡黄河,进入山西。这里是晋国祖地,韩魏赵三国在此都有领土,疆域犬牙交错。大体上魏国占西南,韩国占东南,赵国领有北部。这条路线上秦国的主要对手也是更接近黄河的魏韩两国。

战国中后期,秦国的攻势越发咄咄逼人,山西地界的魏韩领土几乎已经全部被秦国夺取,秦赵两国逐渐全面接壤。在长平之战爆发前,除了赵国,只剩下韩国还在山西保有上党郡,而对上党郡的争夺正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长平之战前形势图

而秦国之所以对上党志在必得,源于秦人战略方向的转变。秦昭王前期,魏冉为相,他力主将秦国之外最强大的齐国当做最大假想敌,燕国推动的五国伐齐正是发生在他主政时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