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背后的真相,只剩赵国能硬抗秦国

2020-07-17 21:10:35 作者: 长平之战背后

秦军进攻齐国最便捷的路线便是走中线函谷关,夹在中间的魏韩两国在齐秦之间摇摆不定,此时秦国的战事正是多发生在函谷关至伊洛一线。

秦昭王后期,范雎靠着反对魏冉上位,他认为对付六国,伤十指不如断一指,主张集中精力消灭魏韩两国。魏韩两国都地跨黄河两岸,过去秦军主攻更加富足的河南,但这些地区也是两国的核心领土,两国抵抗意识坚决,且临近齐楚等国,便于他国救援。因此范雎力主先攻河北,即现在的山西南部。这里远离齐楚,如此既能减小阻力,又能对魏韩形成战略包围,威胁赵国。

秦军进攻方向的战略转变,让素来还算平和的秦赵关系顿时剑拔弩张。上党之地一旦被秦人占有,赵国在山西的领土也就将不保。秦国有了这块前进基地,如同掌控了中原的咽喉。北可攻燕,东可袭赵齐,南可下魏韩。范雎的战略眼光是要比魏冉长远。

赵国就是为了不落入这般被动局势,才要在山西和秦国决战。

秦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当地的韩人不想做秦人,转而投降赵国,只有二十岁左右的赵孝成王很乐意不战而收收十七座城池。秦赵两国再次对上。

赵孝成王继位时,由惠文太后监政。老太后在前年去世,赵孝成王没了制约,一直在想办法证明自己,击败秦国无疑是最佳证明方式。赵孝成王找公族长辈商量,有人反对,有人支持。而年轻的赵孝成王就一句:赵军动用了百万大军经年无所得,现在又要放弃空手就能获得的十七城,我不甘心。

长平之战的爆发固然有偶然因素,但秦赵之间的决战却只是早晚问题。

赵军为了赵国和其他国家的命运同秦军决战,那其他国家为何没有及时进行支援呢?

这里面有赵国的外交失误,其他诸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面一直在说,齐楚两国实力堪比秦国。然而时过境迁,在战国后器,齐楚两国不约而同走向衰落。

楚国极盛时期疆域

楚国自视甚高,靠着庞大的人口和疆域在南方自成一体,对诸国间的争斗本一直兴趣不大。秦国攻击楚国时,楚国很少主动求援,而他国向楚国求援时,楚国往往答应的很痛快,行动却缓慢无比。齐国孟尝君合纵伐秦,楚国不参与。乐毅五国伐齐,楚国同样行动迟缓。楚国国内人才匮乏,各派又争斗不断,对国际形势变化缺乏应有的敏感,对诸国争战,楚人打的一直是坐山观虎斗的心思。长平之战爆发时,楚人还在坐等两败俱伤。

齐楚指望不上,一直备受秦国压迫的魏韩两国更无力支援。长平之战之前,赵国内对是战是和,举棋不定,甚至曾派使者赴秦求和。秦人特意将这事大张旗鼓,宣告诸国,以示秦赵决战意愿不大。他国贸然救援,保不齐哪天秦赵两国和好,反而去找他的麻烦。诸国不约而同地做了隔岸观火的决定,秦国得以专心应对赵国。

赵国只能和秦国在此决出胜负。

长平之战后秦国拥有了天下一半的领土,这就是东方六国为何再无力抵抗秦国

说起来秦赵两国王室同源,在商周交替之际分的家,两家都有明确的族谱可供证明。秦国这一支甚至也曾以赵为氏,嬴政更是出生在赵国,早期随了母姓,又名赵政。秦赵两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国的决战又成了决定天下走势的关键,影响了华夏两千多年的发展。真正的历史比小说还要传奇。

曾和秦昭王并称东西二帝的齐闵王,经历的齐国盛极而衰的全过程,缘由正是著名的乐毅伐齐,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黑天鹅事件。

齐国一度只剩两城

诸国互相征伐很正常,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一国也不新鲜,只要愿认输,肯割地,大家也不会真的撕破脸。但这次报仇心切的燕人明显打破了这种大国间的默契,齐军主力溃散后,燕军穷追不舍,不给齐人和谈机会。最终齐国只剩两城,还在围困攻打,燕人是想彻底吞并齐国。虽然六年后田单复国,夺回了燕国所占领土,但赵魏楚等国侵占的土地是拿不回了,齐国的疆域缩小了近一半,齐国就此一蹶不振。齐人不得不战略收缩,齐惠王至齐王建两朝,齐国已很少参与诸国战争。

而楚国与齐国的情况又是不同,若说齐国败在过于高调,楚国则失在过于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