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上夜班吗?熬着“最贵”的夜,加起班来不要钱“要命”

2020-07-19 09:59:01 作者: 古代人上夜班

古代法律制度影响下的那些“加班”官员

1.严苛的“加班”制度

古代“上班”法律规定严格,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签到”。“迟到”轻者要扣工资、而严重者则会遭受相应的刑罚。

《唐会要》中载:唐玄宗时“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而唐肃宗时也明确规定“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

所以说,唐朝的官员一般不敢轻易“迟到”。毕竟,谁都不想因为偶尔的一次偷懒白白浪费了辛辛苦苦“加班”几个月才得来的俸禄。

另外,唐律中也有规定:“旷工满35天判处有期徒刑1年。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工作的官员,还要罪加一等”。就这方面来说,现代人的生活算是相对幸福。不上班最多也就丢了工作,不比古代人还要承担法律的制裁。

《册府元龟》中有载:权德舆“独直禁垣,数旬始归”,这位有名的文学家是唐德宗时期中书省唯一的中书舍人,所以“加班”时也没有轮值一说,从唐代的加班制度来看,他的日常“加班”的“悲惨”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2.“痛苦”的加班时光

“加班”的时间一般是痛苦而又漫长的,不仅考验人的身体,还挑战人的心理。这点,做过官的白居易就深有感触。

在他的诗《晚归早出》中提及:“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刘禹锡的诗中也叹:“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白居易

两位大诗人在当时的做官生涯中可谓受尽了“加班”的折磨。加班加到深夜,还要早起上朝,确实让人的身体吃不消!据《资治通鉴》载:“中书郎王融......尝夜直省中,抚案叹曰:'为尔寂寂,邓禹笑人!'”

可以想象,古代“加班”并不是说有多忙,重要的是无论忙不忙你都要加班。而且官位不同,忙碌程度也不同。像王融这样有名望的大家也要在在深夜“值班”,问题是还没有重要的事要做。身觉碌碌无为,才华得不到施展,寂静的“加班”夜也只能独自感叹罢了!

3.“苦中作乐”的“加班”人员

古代人的“加班”也不全是索然无味的,有些人就懂的“苦中作乐”,更幸运的也会因为加班而步步高升。古人“加班”时间闲来无事也可以找人聊聊文学、无聊写写书信、也有的会相约同事品茶、聊天,总归,漫漫长夜总得找些事儿做不是?

《清史稿》载:“许庚身,字星叔......尝代同官夜直,一夕,票二百签,署名牍背。文宗阅本,心识之,以询侍郎许乃普,乃普为其诸父行也,遂命充军机章京”。

“加班”有时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最起码,有一定的可能性得到皇帝的青睐,从此步步高升,官途顺利。当然,在这方面,运气可能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

“加班”从古就有,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最初见于春秋时期,两汉规模开始逐渐扩大,唐代得到系统性的发展,并从唐一直持续到现在。总体来说,“加班”制度的形成,最主要是受皇权的需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另外,生产力的提升也是推动“加班”制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加班”的推行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众多官员深受“其害”,无法逃避的同时也只能无奈接受,古人熬“最贵”的夜,加起班来不要钱要“要命”,所以说,古人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是只存在于古代的小农阶层,而且最大的可能还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一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