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是一座纪念碑——人民解放纪念碑,解放碑也是一条街——解放碑步行街,解放碑是一个商圈,解放碑也是中央商务区。
或者说,解放碑既是地名,更是符号,代表着重庆人心目中的城,寄托着很多人的共同记忆。走进解放碑,看看解放碑,听听这些年这些人的这些事,更好地了解重庆这座城。
(游宇 摄)
听得见钟声的日子
在老重庆人的心底,解放碑的钟声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早年生活在解放碑一带的孩子,他们总说是在解放碑的钟声里长大的。
出生在金汤街背后打枪坝的张华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回忆:那时节,我父母腕上无需带表,家里旮旯角角无需有钟,解放碑天天有钟声,时时有钟声,足矣。
1980年的解放碑(宋明琨 摄)
从解放碑顺着贯穿广场的邹容路往东南走上两百米,便是新华路。胡慎香在这里居住了50年,也听了50年的钟声。“以前楼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高,解放碑的钟声多远都能听到。”
尽管听着解放碑的钟声,但胡慎香早年的记忆里对市中心的繁华并没有特别感受。直观来看,解放碑的房子又矮又旧,虽然商场百货公司集中,但消费有限。她甚至不大记得解放碑一带众多的电影院具体有哪些,总把八一路上的解放军影剧院和五一路的艺术电影院混为一谈。
国泰艺术中心
曾经国泰电影院的地块,变成了国泰艺术中心,包含国泰大剧院和重庆美术馆(游宇 摄)
其实怀旧的,反倒是70后80后。2017年,一篇名为《解放碑附近出生的娃》的帖子,甚至引得90后也加入集体回忆。
他们最快乐的年纪,正赶上了物质开始丰富的年代,生活逐渐富裕,市场逐渐繁荣,新生事物眼花缭乱,新的来旧的去,解放碑也和这些少年一样开始飞速成长。
消失的邻居和长高的伙伴
兴替之间,解放碑走过了七十几年。
尤其是最近这40年。曾几何时,华华商店不见了、艺术电影院消失了;曾几何时, 重庆宾馆变成了海航保利、卖扁担箩筐的木货街上开起了无数的夜场。在他们念念不忘的小吃摊离开解放碑后,一批批解放碑的崽儿也搬到了听不见钟声的嘉陵江北、长江南。
1980年的解放碑
(宋明琨 摄)
变化的标志,用重庆人形象的说法,可以从“解放碑变矮”说起。而常被用作对比的,则是会仙楼。
1982年,总高15层、54米的会仙楼建成,几乎是27.5米的解放碑的两倍,几十年来第一次突破解放碑高度。
高楼改变的,不仅是解放碑的城市天际线。
随着如依仁巷、官井巷、庆德里这些老地名的消失,解放碑的一部分历史凝固为传奇。
明天钟声依旧
1997年的解放碑(宋明琨 摄)
八一路依然是人头涌动的好吃街,这里也曾是印制五厂的旧址(游宇 摄)
午夜,解放碑钟响12下。伴着钟声入睡的原住民已经不多,但解放碑依旧未眠。2008年底的一天,曾有18万余人聚集在解放碑下聆听钟声,创下了吉尼斯纪录。
如今,碑下听钟声的很多是年轻人,对他们来说,这钟声不是怀旧而是希望,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2001
解放碑
(宋明琨 摄)
2002
解放碑
(宋明琨 摄)
明天
钟声依旧响起
解放碑又会迎来新的一天
(张坤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