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战国七雄曾经的都城都是现在哪里?说出来别不信!

2020-07-22 12:15:37 作者: 历史上战国七

战国是一个乱世,基本上每一年都在打仗。而这样的一个时代特征就决定了都城的选址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比如偏向于地理性质安全,或是战略位置突出,又或是能够帮助国家实现富强。这些选址其实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各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他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选址思考,具备很强的进步性。

秦国

秦国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诸侯国,毕竟不是晋国这样的血缘亲属,也不是楚国那样的祖上是王室血脉,它祖先只是一个养马的,因养马有功而被封到了西边,所以秦国的根本在西戎一带,也就是如今甘肃这块地盘。

并且其中还有提及“邑之秦”,所以从中可以推测出最早的秦都城应该是秦邑这个地方。

那这个秦邑大体在哪呢?据《史记》记载:“秦川清水县,本名秦,嬴姓邑。”

所以最早的都城应该在如今的甘肃清水县附近。

而在经过多年的经略之后,秦逐渐强盛,不仅吞并了周围一些部落,把陕西都基本上端掉了,还在东周时期开始正式建立国家组织形式了。地盘大了,实力强了,原本的土地已经不能再承载其秦了,于是秦想迁都了。

公元前677年,秦国将都城东迁到雍地,也就是如今的宝鸡凤翔一带,这里不仅土地更加肥沃,而且不仅便于控制自身土地,同时还方便日后继续东进。此后大半个春秋时期秦国,都是在雍地。

在公元前424年,秦为了发展迁都到更加富饶的泾阳城,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泾阳县,一直在春秋时期结束。

步入战国后,秦献公时期,由于对曾经失去的河西之地一直耿耿于怀,为了立志收复失地明志,它于公元前383年放弃了将富饶的泾阳地域,将都城迁到了栎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的对魏作战,摆脱之前被动的局面。而栎阳是在如今的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附近。

到了他儿子秦孝公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其中就有一条将国都由原来的栎阳迁往到咸阳,也就是曾经的泾阳附近,如今的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城区。

此后一直都呆在这里,一直到秦国灭亡。

楚国

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雄踞南方的一个超级大国,作为远古王族后代,它的起源比秦还要早一些。《史记》记载:“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

所以楚人在建立政权后最早的都城在丹阳,当然这个丹阳不是我们如今的江苏丹阳,而是在今河南地界,如今的淅川县境内。而之所以建都于此,主要因为这里在丹江下游,属河谷地带,环境更适合生存。

正是立足丹阳后,楚国实力才逐渐越来越强,在收服周边一系列蛮夷之后,最终成为后来首屈一指的国家。

国家强势,地盘攀升,为了更好控制抢来的地盘,楚文王放弃了丹阳南迁于郢都城,即在今天的湖北省荆州江陵。楚国势比周王,问鼎中原都是在定都于这的时候。

不过在春秋末年,由于伍子胥辅助吴国灭了楚国,连国都郢都也是遍地狼藉,在楚昭王打退吴军之后,这里也已经败坏的不能再当国都了,于是开始把郢都迁到鄀地,即鄀都,在今湖北省宜城周边。

而在他儿子楚惠王时期,此时已经步入战国,他又将都城小迁到鄢都,即今湖北省宜城境内。

楚顷襄王与楚考烈王时期,当时正属于秦国鼎盛之际,而楚国则已经是怀王之后,势力大不如前两了,为躲避秦之锋芒,这两父子开始迁都。

——首先顷襄王将都城从鄢都迁移到陈都,即今河南淮阳;接着,儿子楚考烈王又迁到巨阳,今安徽省阜阳市沣附近。不过在这里待了十几年后,还是不放心,又迁到寿春,即今安徽省寿县。

燕国

燕国的都城稳定性还是很强的,它几乎没有怎么迁都过,除非是被逼无奈。

燕国作为周王室血脉,最早被封到冀北地带,之后便开始逐渐北略,在吞并蓟国后,也将都城建在了蓟,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

在春秋时期,由于山戎壮大,当时的燕桓侯为躲避其锋芒,一度短暂的迁都到临易,也就是今河北容城附近,不过在山戎之患消除之后,燕国又回到了蓟都,此后没再迁移过,一直到国家灭亡。

韩、赵、魏(三晋)

韩赵魏三国建国比较晚,是在战国初年正式建国,而他们的建国也是战国的开端。

1、韩国最早的封地在韩原,即今陕西韩城,不过在春秋末年,随着韩国大夫韩贞子势力扩大,将治所迁到了平阳,也就是今山西省临汾附近。

步入战国初期,韩侯裂土后,新国家新气象,韩侯选择建都于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州。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侯发现这地方不够肥沃,于是在灭郑后,将都城迁到了郑国原本的都城新郑,即今河南新郑。此后一直到灭亡。

2、最早的时候,赵国的治所主要在晋阳,也就是今山西太原一带。但赵襄子后来将自己赵地全盘交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即赵献侯。赵献侯因怕晋阳统治不便,于是把都城迁到了中牟,也就是今河南鹤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