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灭司马,理因是司马王视异姓臣民如草芥,史学家一起保护刘裕

2020-07-22 13:18:08 作者: 刘裕灭司马,

此时,是需要收买人心、增强实力之时,司马休之对儿子的善良,用得不是时候!

从这件事来看,司马休之不仅仅是实力不如人,而且思维高度,也差刘裕一大截。

尽管儿子恶贯满盈,如果站在父亲的角度,稀里糊涂地偏袒儿子,也有一些人能理解,可偏偏司马休之极其相信、重用儿子司马文思,让他的这个公子哥带兵作战,与刘裕对抗,这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五、对司马家族宣战

司马休之包庇儿子,令刘裕对其大感不满。

415年,刘裕勒令司马休之在建业的次子司马文宝与侄儿司马文祖自杀。随即率兵讨伐司马休之。

虽自己兵力处在极为有利的地理位置,因司马文思毫无作战经验,被刘裕人马逆战,瞬间瓦解。

彻底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司马休之再一次流亡,他与儿子司马文思,带着仅有的一百多人逃亡,投奔后秦。

然而,司马休之似乎就是霉运的象征。上次,流亡南燕,结果南燕被刘裕灭掉;如今,他投靠后秦,结果仅仅一年时间,刘裕率军又消灭了后秦。司马休之、司马文思父子,不得不再一次向北魏请降。

随北魏军队回师的路上,司马休之在忧虑之中去世。幸亏司马休之死得及时,否则北魏国运堪忧。

自415 年3月,司马休之与儿子败逃流亡北方;东晋再也无人能与刘裕叫板。当年5月,刘裕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至此,历史再也没有给予司马王朝任何机会。小结

历史,就是一个圈。当年司马王朝为了生存而“衣冠南渡”,从北方拼命逃到南方。如今一百年过去了,司马家族为了生存,又拼命从南方向北方逃亡。

这是司马王爷自己思维作死的结果!

东晋谯敬王司马文思“多杀无辜、擅杀国吏”,其父亲还包庇纵容,与西晋八王之乱,连年作战、滥杀功臣的思维一脉相承!司马王爷,得势就为非作歹,都视百姓如蝼蚁,当朝臣如草芥!

征讨司马休之之前,刘裕逮捕了司马休之的儿子与侄子。

有关此事的记载,多部史书千篇一律地用了一个“收”字(即: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兄子文祖),很是耐人寻味。

“收”,含有理所当然、放置妥当的意思。用在人的身上,往往含有褒义,例如:降收妖怪,收治恶人。

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在此处都用一个“收”字,仿佛是心照不宣,要树立刘裕为民除害的高大形象!

隋·王通撰《元经》之中有一个问题:刘裕尽灭司马氏之族,不书于经,何也?(就是刘裕尽灭司马氏之族,而不写在历史文献中,为什么呢?)

毫无疑问,刘裕征讨司马休之,就是尽灭的开端!

作者王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回答是:贬裕弑君已重,故其灭尤酷之也!(即,贬损刘裕弑君杀帝,已经就很严重了,如果再说他尽灭司马氏之族,就把他说得更加残酷无情了!)

看来,历代史学家,不忍心将杀人如麻的刘裕,贬损得太厉害!

也难怪评价过秦始皇“自是千古一帝”的明代思想家李贽,评价刘裕“自是定乱代兴之君”。

一百多年前,司马家族的王爷们,只为自己高兴,就谁也不服谁、在自家内部打得兴高采烈,而致使天下分裂,百姓蒙难。一百多年后,司马休之对自己恶贯满盈的儿子,无动于衷、嗤之以鼻。仍是不关心百姓死活。

当时,面对零碎的天下,面对像司马王爷视异姓,如草芥蝼蚁的贵族,不重拳出击,不用雷霆手段,如何走向统一!

也许,这就是史学家们有意、或无意,不约而同保护刘裕的真正原因。

不知道一百多年前,大权在握、牛气冲天的的司马王爷们,在天之灵,会不会长歌当哭,痛哭:以民为本,精诚团结,才是长治久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