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年四季都对边疆的把控"上心",为何唯独对秋防格外重视?

2020-07-22 15:33:23 作者: 宋朝一年四季

所谓防秋,就是因为在春夏之际,北方国家不适宜对大宋用兵,春天或者夏天,粮食尚未成熟,他们不会因此打宋朝,而且,这两个季节雨水较多,不适合骑兵作战。同时,刚过完寒冬,马匹瘦弱,战斗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我认为宋祁这种说法,非常有道理。他点明了春夏两季,辽国和西夏不会攻宋的原因,又在此基础上直截了当的说明了在他们秋天攻打宋朝的可能性。如果粮食丰收,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会南犯。若是粮食歉收,那大宋可就要倒霉了。

无法越过寒冬,这一点时刻的激励着士兵们。他们只有从宋朝劫掠物资回去或者直接把宋朝打怕,然后再和他们谈条件。所以,秋天加强防御,之于我大宋而言,是非常有必要。

(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宋史》“北鄙戎人,自古为患,乘秋犯塞,往往有之。”我大宋自建国以来,外交政策强硬的时候寥寥无几。既然强硬的主动出击绝无可能,那么至少也要保住自己现有的江山,不再被外族人夺去。

对于契丹和党项而言,一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秋天,因为此时已然丰收,而且马匹也健壮起来。同时,这也是最难过的时候,因为极有可能熬不过寒冬。于他们而言大宋就像是一块放在嘴边的肥肉,不吃白不吃。

1..自古留下来的传统

“北虏自古为中国患,黄帝时谓之UU,周时谓之裴U,秦时谓之胡,汉时谓之匈奴,唐时谓之契丹。其名虽异,其实则一也。”在富弼眼中,所有的北方游牧民族都是一样的。我认为,他这段话其实是在提醒仁宗。

虽然已经签订了檀渊之盟,但是保不齐契丹人会出尔反尔。而且,秋防自古有之,唐朝将其发扬光大,宋朝应该继承发展。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党项人在元昊的带领下,犹如世仇一般看待大宋。

所以,即使大家都相安无事,也说不定哪天,他们脑门一热就开始南下。而最容易热的时候就是秋天。马匹的强壮和人员的闲暇,就难免会使得北境之人不由自主的膨胀起来。

2.配合锁边使用,效果更加明显

当时元昊自废封号,称帝自立,令大宋颜面尽丧。于是很快爆发了第一次宋夏战争,其中包括了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还有定川寨之战。但是三场战役,尽以宋败而告终。好在西夏缺乏物资,而元昊又好大喜功。

到了秋天,仁宗决议封锁边境,严格禁止双方互市贸易。所以,当朝为了防止西夏百姓破釜沉舟,大举攻宋,于秋天在陕西地界加派秋防人手。最终,元昊上表求和。如果仁宗不那么仁,可能西夏就会因为缺衣少食而灭国。最终,还是因为一时的仁义,而给后世子孙留下了祸根。

我认为,秋防首先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既然能传到宋朝,就说明它确实有存在的意义。而后,统治者发现了秋防的必要性,这是在知己知彼以后作出的非常正确的决策。

在春夏两季,不论是宋朝还是他国,粮食都未丰收。所以,即使进攻,收获也不大。而且,他们的马匹经过了寒冬,变得异常消瘦,负重能力以及行军速度肯定是大打折扣。

结语:

宋朝的秋防,的确很有必要,目的性也非常明确。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大宋的重文抑武,导致将士们的士气不高,而且缺乏优秀将领。所以,即使有再好的防御策略,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