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闽南家庙,是如何一步步突破封建礼制的

2020-08-01 11:07:52 作者: “疯狂”的闽

甲类门厅则是乙类的缩减版,可能是 受限于财力或者直接由民居改造而成,甲类门厅事实上就是高度抬升的围墙,加上简单的屋顶,没有多余的装饰,但该有的门额和功能却不会减少,如祥露欧阳家庙。 中国老话15句:老话养人,老话安心,老话成事儿

温厝温氏家庙

乙类门厅最初的演变,是 从扩大容积开始,由单开间变成三开间的丙类,左右两间房较之围墙增加了遮风挡雨和储物的功能,更便于家庙开始家族活动。丙类门厅的屋顶,在一 开始仍延续一条龙脊,后来为迎合大众美学的需要,开始向三川脊演变,如宁店李氏树德堂;紧接着,迎合风水的要求, 门厅正门逐渐向里凹入, 俗称“凹寿”,寓意财入不出,如过坂杨厝李氏小宗、霞阳林氏家庙和锦里林氏敬德堂等。

渐美蔡氏济阳堂

如果说丙类及以前的门厅还在墨守品官家庙的要求,那么从丁类开始,便都是高官人家了。按传统礼制,祠庙第一进设门的数量是与其奉祀对象的地位相关的,如 天子辟五门,诸侯士大夫辟三门,庶民只可开辟一门,故在民间得封号为帝、后者方可设五门,如白礁慈济祖宫。以此类推,大部分百姓对于祖先曾为仕官的身份当是有把握和可追溯的, 故而在丙类的基础上,丁类门厅多开辟三门,即在凹寿正门的左右垂直墙上开辟两个边门,同时响应《大明会典》要求, 大门是要“常加扃闭”的,平时人们只能从两侧门出入。丁类门厅在海沧的代表作极多,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强,如周起元所在的衙里周氏忠义堂、柯挺所在的东屿柯氏享德堂、李五福所在的东屿李氏积庆堂等。

钟山蔡氏家庙

在丁类中, 存在两个异类,那便是钟山蔡氏谷诒堂和石塘谢氏世德堂,二者除了丁类的一切特征外,在正门两侧窗户的位置上各再开辟两个边门, 从而达到五门的天子形制,这在明清两代是要杀头的僭越,其缘由至今仍是个谜。按蔡氏家庙的说法,该五门乃是乾隆皇帝在蔡新带领下参访钟山蔡氏家庙后被特别恩准的荣耀,是与不是,谁也不清楚了。

石塘谢氏家庙

大概是介于丁类和蔡氏、谢氏家庙形制之间, 戊类门厅的三门采用与正门平行的布局方式,垂直方向的侧门则被改以石雕装饰,如芸美的锦云堂。

继戊类之后,门厅的体量继续向横向拓展,首先是三川脊的垂脊不再以凹寿的墙体为支撑,而是另起一柱,以达到大三间的格局,如在戊类基础上的拓展型有锦里林氏馨德堂、东坂李氏南山大宗,他们都是族大钱多的祖庙性质;如在丁类基础上的拓展型,光明正大地做成五开间的,如锦里林氏懋德堂、上瑶杨氏家庙,乃至鼎美陈氏维新堂、新垵邱氏金山堂不仅五开间,还有双凹寿的。

最后是最具年代感和寺庙感的庚类,平行的三门分别被安在三个开间的正中位置,如青礁颜氏崇恩堂、院前颜氏崇泽堂、温厝温氏善述堂,他们可能与前述几种形式不存在演变关系,但整体上各显古朴、厚重,或许是海沧家庙的最早形式,毕竟青礁也称得上是一面古老历史的代表旗帜。

青礁颜氏家庙平面图

综上所述,从以海沧为代表的家庙门厅形制演变看,闽南人在经历明代疯狂对外输出阶段后,所表现出的家族荣耀感和家族给予的安全感,不仅在闽南人爱拼、敢干的性格中多有表现,而且在家庙的突破礼制、锋芒毕露上也显露无疑,或许这便是家庙信仰在闽南社会中与人相互促成的和谐表现。

参考资料:

(1)陈文,黄达绥.《海沧文物要览》.学林出版社,2017.

(2)李乾朗,俞怡萍.《古迹入门》.远流出版公司,1999.

(3)李乾朗.《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远流出版公司,2003.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