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浅析唐朝宰相制度的演变

2020-08-02 11:09:14 作者: “一人之上,

前文我们提到过宰相在唐的第一个称呼为“同三品”,安史之乱以后,也就是公元777年,代宗把中书令和门下侍升为正二品,“同三品”也就因此被搁置削除。

“平”通“评”,乃评判分辨,“平章”则为判断、决策,也就是宰相特有的参政权。史书中对于“平章”的初期记录有贞观四年的戴胄和八年的李靖,一个以民部尚书同平章国记,一个是陛下诏令待其病愈,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一直到公元682年,“同平章事”正式有了和宰相一样的地位。

到了肃宗758年,“同平章事”成为皇帝他官可参政的唯一标准。而有些之前位列“同三品”的官员因不加同平章事而被从宰相行列中剔除,其中仆射者就是一例。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同三品”亦或是“同平章事”,二者本身并没有具体官职,所以如果要被赋予这两个头衔,被赋予者本身要有本职官职,且要五品以上。

纵观整个唐朝,其宰相制度的演变无不和当时政治格局以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宰相作为朝廷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除了和普通官职类似的具有罢黜、奖惩或人事调用,他们还拥有讨论政治、参与决策、监督管理各官的权力,这无疑对整个朝廷乃至皇族都有重要影响。在安宁的时期,宰相制度是锦上添花,但在动荡时期,它就需要及时根据时局进行调整。

参考历史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