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舞台上,民间素有"三国二十四名将"之说。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
这首打油诗,道出了三国二十四位名将,分别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禇、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张绣、文丑、颜良、邓艾、姜维。
这二十四人,是魏蜀吴三大阵营的将领代表。他们或勇猛无敌,或智勇双全。
其实除了这二十四人,后三国有一员名将,能和这二十四人并列。
这员名将是谁?
文鸯!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里,文鸯的武勇表现,绝对厉害。
演义这样描写: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鸯回顾从者曰:"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鸯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后人有诗曰:"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在《资治通鉴》里,也有对文鸯武勇的描述。
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三国志》没有对文鸯单独列传,因为文鸯属于西晋初年名将,尽管在三国后期有出色表现。
文鸯事迹散落在《三国志》毌丘俭、孙峻、孙綝、诸葛诞、吕岱等传中,此外《晋书》、《晋纪》、《魏氏春秋》、《汉晋春秋》等其他史料上也有零星记载。经过拼凑,我们终于可以知道文鸯的大致生平了。
综合史料,文鸯的人生历程浮出水面。
文鸯(238~291年),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末晋初名将,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
勇猛善战,起初依附大将军曹爽,效忠曹魏。司马师废黜曹芳后,参加毌丘俭淮南勤王。兵败后投奔东吴。随诸葛诞发动淮南兵变,讨伐司马昭。文钦被诸葛诞杀害后,归顺司马昭,被封关内侯。西晋建立后,任平虏护军,后拜平西将军,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事,大破西部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威震天下,迁护东夷校尉,坐事免官。
西晋永平元年,为东安王司马繇(诸葛诞外孙)所杀,时年五十四岁。
纵观文鸯一生,勇武无比,亦有一定智谋。可惜命运多蹇,壮志难酬。
文鸯起初依附曹爽,因为曹爽是魏国大将军,文鸯这样做很合理。朝中有大树,好乘凉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年轻的文鸯渴望建功立业,位列朝班,无可厚非。
谁知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大树轰然倒塌,文鸯和父亲文钦十分愤怒,无可奈何。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掌握了朝中大权,皇权旁落。毌丘俭起兵讨伐司马师兄弟,文鸯当然支持,因为司马氏搞死了曹爽,作为曹爽的铁粉,文钦父子肯定反抗。
可惜毌丘俭空有雄心,能力不行,很快被司马师兄弟击败,文鸯只得随着文钦,投奔吴国。
此时文鸯心里,依然恨司马师兄弟,身在东吴,不忘为曹爽报仇,忠心可嘉。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曹魏甘露二年(257年),征东大将军司马诞起兵讨伐司马昭,文钦、文鸯积极参加,以吴国援军的身份,加入这场战争。
最终父子俩空欢喜一场,缺少谋略、目光短浅的司马诞斩杀了文钦,文鸯心如死灰,投奔司马昭。尽管这是违心之举,但文鸯走投无路。他不想回到东吴,因为回去后,没有军功,肯定被东吴冷落。而投奔司马昭的话,司马昭如果收纳,就能攻打司马诞,为父报仇。
国恨家仇揉于一身,此时19岁的文鸯,满身伤痕,难以言表。
诸葛诞很快失败了,身死族灭,文鸯总算为父亲报了仇。
估计那时文鸯母亲活着,要求文鸯兄弟为父报仇。文鸯当然遵母命,常言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曹爽和父亲哪个重要,当然父亲重要。曹爽被司马懿诛杀,曹爽本人有很大的责任,谁让他贪图享乐不理国政呢。
文鸯此时的选择,于情于理,并没有大的错误。
西晋一统天下后,文鸯大破西部鲜卑,使胡人二十万人归降,立下了大功。
但晋武帝司马炎见了文鸯,不喜欢文鸯的言行举止,找了个借口,撤了文鸯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