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万恶的军阀是怎样办教育的?

2020-08-02 21:08:53 作者: 那些万恶的军

民国虽然是一个军阀混战,政治黑暗的年代。但是民国的军阀们有些东西还是值得称赞的。我们都知道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这还要得益于当时的教育,那么,军阀们是如何注重教育的呢?下面我们来盘点民国几个军阀的教育方式及理念。

1.“宁可少养5万陆军,东北大学也非办不可!”的张大帅

奉系首领东北王张作霖出身贫苦,曾经参与过甲午战争。1887年,跟随私塾先生上了三个月的私塾,虽然只上了一点学,就是这样一位在老百姓心中胸无点墨的的人物,发达了之后却异常关心教育,他为了创办东北大学,甚至放出狠话:“宁可少养5万陆军,东北大学也非办不可!”大帅还定了一条规矩,确保每个县的教育经费至少要达到全县总经费的40%。哪个县达不到这个标准,可以把县长开除公职。

1918年(民国七年),张作霖成立奉天国立师范学校,在该校就读,学杂费一律免收。当时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为了多培养教学人才,不但免收学杂费,而且还给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学生免费提供食宿,而且伙食相当不错,有菜有汤,周末还有猪肉和海参。

1920年,由于北洋政府经费欠缺,在日本留学的几千名公费留学生没有了经济来源,张作霖听说后,自己掏腰包,给他们汇去10万银元。

1923年,东北大学正式成立,张作霖每年批给这所大学的经费是大洋160万元,(要知道当时南开大学经费是40余万元,北京大学是90余万元,清华大学也只有120余万元。)

2.“如果县政府大楼比学校好,把县长就地处决。”的刘文辉

1935年(民国四十六年),刘文辉被刘湘逐出成都,去了雅安,出任西康建省委员会主任。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刘文辉为西康省 省长。

刘文辉相当重视教育。1939年,在一次对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的演讲中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后起之秀。特别是我们这个康定、康巴地区文化素质比较差,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习,把你们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你们的知识提高,将来为这个康巴做点贡献。”

当时一个摄影师叫孙明经在西康省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学校校舍大都宽敞明亮,学生穿的整齐划一,而县政府却破烂不堪。孙明经很奇怪就问一位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不如学校的好?”县长回答:“刘文辉说了,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许多县长在闲暇之余也去学校给学生们讲课。

3.“如果谁敢对教授不礼貌,我就要谁的脑袋。”的曹锟

直系军阀领导人之一的军阀曹锟是布贩子出身,早年参加过甲午战争。曹锟的父亲曹本生十分重视教育,尽管曹本生当时生活拮据,他宁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供孩子们上私塾识几个字。后来曹锟从军做上了直隶督军,在原保定农业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办了一所综合大学——河北大学,校长实行聘任制。曹锟对聘请的教授都毕恭毕敬,教授们的工资也超过手底下的师长旅长,每到发工资时,曹锟都亲自用红纸包好,而且非常尊敬老师,经常对学生说道:“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请来的,如果谁敢对教授不礼貌,我就要谁的脑袋。”

4.实行“强迫教育”的阎锡山

“山西王”阎锡山可不是盖的。他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在教育方面颇有建树。山西当年的教育被称为中国教育的典范。在山西推广义务教育,强制上学。阎锡山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在山西省城太原推行义务教育,然后在其他城市推行,然后在县城推行,然后在三百户以上的村落推行,最后在小村庄推行。

阎锡山重视教育也与他早年经历有关。阎锡山早年曾留学日本,深受现代文化的影响。阎锡山要求全省从省会到村庄,几年内统统建起国民小学。然而各地由于财力所限,无法全部新建校舍,不少地方就占用孔庙、土地庙、关帝庙、龙王庙等作为校舍。当时思想还不是很开放,阎锡山就派兵办“强迫教育”,直接让军官去办学,他给手下的军官都下了硬指标:每人包定几个村,在两年内必须把学校建起来。建成以后,直接担任该学校的校长。

自1942年开始,山西全境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能达到80%以上。这么高的适龄入学率,即使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中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可谓是一个奇迹。

5.从不拖欠教育经费的韩复渠

当年冯玉祥将军的“十三太保”之一的飞将军韩复渠也是十分注重教育的。韩复榘虽然是一个大老粗。他说的话虽然难听,但却也颇有几分道理。用人方面的方式就是用正人不用歪人。他走马上任山东省政府后,便把一些术士、僧道类人物,统统请出了衙门,取而代之的是新派文人,如大名鼎鼎的何思源、梁漱溟等等。

一开始韩复榘为了给何思源一个下马威,就声言要削减教育经费。何思源闻之,生气的地找到韩复榘,说教育经费不能减少,否则他就要走人。身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的韩复榘,不仅没有被触怒,反倒保证决不拖欠教育经费。

后来山东发展迅猛,而教育方面他也从来不插手,放手让教育家何思源去做。

以上就是民国军阀们的教育方式,也许他们重视教育有多重目的,但是他们在当时的做法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我们要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