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军队战力强悍,军纪严明,为何明末军队却屡屡溃败?

2020-08-02 21:08:09 作者: 明初军队战力

因为政权与政权之间产生了纷争,而这个纷争又无法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所以也就有了军队。

而在我国的封建历史上,若是论军队的士气或者纪律啥的,明初时期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掌控的那些军队无疑便足以称得上是个中翘楚。

就好比位列我国历史上十大兵团之一的“常遇春兵团”,以及后来的“戚家军”、俞家军等等,无一不是战力强悍、军纪严明的劲旅,尤其是其中的戚家军,更是以军纪严明而闻名于世。

甚至还凭借着黑火药的发展而逐渐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但由于进步速度没有西方那般明显,所以显不出其优势罢了。

就好比明朝时期出现的《火龙神器阵法》以及《武备志》等史书,其中不但记载着诸如三眼铳、鸟铳、火龙出水、红衣大炮等品类繁多的火器。

更是详细的记载着各种火器的操作之法、威力以及相配套的战术训练,更是不乏一些多种火器混合编制战术,这点大家可以参考下跟明朝“神机营”相关的一些史料,相信费不了多大力气就能了解清楚。

可为何在到了明朝末期以后,战力强悍、军纪严明的明朝军队却屡屡溃败,时常打不过对明朝虎视眈眈的清朝军队不说。

就连李自成、张献忠这样以贫苦百姓集结而成的起义军也无法有效抵抗,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股让明朝也无法有效匹敌的割据势力。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明末军饷稀缺

相信应该会有不少人会把明末军队屡屡溃败的原因,最终归结到明朝那指挥技术落后,兵帅分离,以及是由文官指挥军队的诸多因素之上。

从而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之下,加上明末时期小冰期的到来,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百姓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物资去支撑军队的消耗。

以至于明末时期的军队直接面临着补给不足,将领军事素养不够的尴尬情况,如此一来,也就势必会导致战场上的损失更加严重。

直到陷入一个补给不足导致士兵吃不饱穿不暖,也因此而导致明末时期的军队士兵普遍战力下降,面临更多战损、以及需要更多将士抚恤金以及军饷的死循环。

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之下,军队的士兵又怎么可能继续像明初时期那样吃喝不愁,更别提时刻保持高昂的士气以及战斗力了。

那么明末士气屡屡溃败不就很正常吗?

可问题是明末时期文官出身的名将还少吗?也不少。

诸如明末精锐部队关宁铁骑的组织者“袁崇焕”,其就是文臣进士出身,再比如明末名将“孙承宗”,其同样是文臣出身,而且还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先不说在宁远大捷以及宁锦大捷等诸多战役都是在袁崇焕的率领下获得了胜利,光是孙承宗那明末杰出军事战略家的名号,就已经足以证明明末军队屡屡溃败的原因跟文臣掌兵关系不大了吧?

更别提明末时期的名将也不是仅仅只有这么两个,而且在此之前,明中期的时候还出现过一位名为“于谦”的将领。

其不但是文臣出身,更是执掌京师团营,这还不算完,在土木堡之变爆发后,更是带领着精锐损失殆尽的明朝军队打退了已经攻打到明朝京师城下的“瓦剌大军”,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这也就意味着以上所说的这些原因,虽然看似与明末时期军队屡屡溃败的原因有关,但终归还是表象,而不是实质,那么明末军队与明初军队在战力上形成如此鲜明反差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明末军队屡屡溃败的实质

这就要从明初时期出现的“卫所制”开始说起了。

早在明朝初年,因为卫所制的施行,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还专门说过一句“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钱”的言论。

换句话来说,通过卫所制的推行,实施军屯的明初军队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即便没有百姓,也不会出现什么补给不足的情况,赫然是拥有着与民生体系双轨前行的能力。

即军队专门复杂剿灭元朝残余势力,巩固疆土,百姓则是去休养生息,尽快恢复明朝经济,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但是在到了明朝末期以后,伴随着明朝官僚体系和政治体系的日益腐败,明朝的卫所制变了,原本能够满足自给自足条件的土地开始被一些贵族官僚势力吞并,也就是所谓的“土地兼并”。

那么也就等同于是能用于补充军需物资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明朝军户的基础标准却是“世袭”,也就意味着军队的数量并不一定就会减少多少。

那么也就形成了一种军屯土地无法养活军队、明朝廷无法从军屯土地这里收到足够税收的负面情况,毕竟在大量豪强贵族的兼并之下,大量土地产生的收益实则都是流到了那些豪强贵族的腰包,与明朝脱钩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