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死亡之谜:《三国志》不敢得罪司马昭,千年后才发现陈寿高明

2020-08-02 21:10:08 作者: 曹髦死亡之谜

裴松之曾评价《三国志》——“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意思是,裴松之批评陈寿有时候下笔太过简略,书写常有不全。

对于这点,咱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和一个问题——如果裴松之注所用的参考史料,陈寿也同样了解,那为什么陈寿在《三国志》中要作出这样的取舍?

接下来,咱们分析一下《三国志?三少帝纪》中陈寿对曹髦的描述,或许可以发现些许端倪。

曹髦在公元254年即位,“高贵乡公”是他即位之前所用的称号。曹髦即位后,《三国志》就以“帝”来称呼他,直到他去世。

曹髦剧照

基本上,陈寿对曹髦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髦登基时是走路去见太后的(孝顺),而且他还减少了后宫的用度(节俭),更有勤政爱民、尊敬老人、到太学跟儒生讨论的事迹。

可是,突然间,曹髦就不明不白地死了!对此,《三国志》中只有一句话:

在这里,陈寿将曹髦的称号,直接改回“高贵乡公”,而且用“卒”这个字眼来表示“曹髦之死”。

更蹊跷的是,陈寿并没有说明曹髦死的地点(不地),也没有任何与丧葬有关的叙述(不葬)。而下文,紧接郭太后之令:

明眼人看到这里,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好端端的明君曹髦,为啥摇身一变,竟然成了谋杀太后与司马昭的贼子?这也太突兀了吧!

司马昭剧照

之后,司马昭出现,向大家解释了“曹髦之死”的原委,且看他的说词:

司马昭双手一摊,脖子一梗,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事儿是曹髦先动的手啊,凶手是不听军法的成济啊,这根本就是意外嘛!

对司马家来说,这是他们可以接受的“直书”方式,因为依照表面的叙述,曹髦的死是意外,跟司马昭没有关系,而且太后令也可证明曹髦是贼子。

对曹家来说,曹髦“明君”的形象,也给了他们一丝丝安慰。

不过,后人大概不会接受《三国志》对“曹髦之死”的折中处理方式,理由当然是——事实上曹髦是被弑的,而且根本不是因为“谋杀太后与司马昭”才被诛的。

司马昭剧照

依照《华阳国志》的说法,陈寿曾仔细研究了《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这代表他应该相当了解“春秋笔法”。

陈寿用“高贵乡公卒,年二十”这样“不地不葬”的笔法,应当是意有所指。

陈寿虽然在下文的太后令中有交代事情始末和丧葬事宜,但是那是照录公文,并非陈寿本人就如此认定。在《公羊传》中有个类似的描述:

依照这个说明,“不地不葬”表示鲁隐公是被弑的,所以陈寿用“不地不葬”这个笔法来写“曹髦之死”,应当也是心有不忍。

话剧中的陈寿形象

而陈寿用了“卒”这个字眼,也是别有用意的,因为就算曹髦的地位不再是皇帝,但是最后仍以王礼葬之,那应该用“薨”,而不是“卒”。在《公羊传》中,也有个类似的事件:

鲁文公先死了,到了当年十月,太子赤就被弑了。《春秋》只写“子卒”,为什么不写清楚呢?《公羊传》的解释是因为不忍心。那凶手是谁呢?

依照笔法来看,上文的“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和下文的“夫人姜氏归于齐”,都有嫌疑。

下文比较好理解,文公死了、儿子也死了,文公夫人姜氏回故国是很正常的,但是,上文说“公子遂去齐国”跟“太子赤被杀”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的笔法很明显。

如果咱们再对照《左传》,即可以得到证明——凶手就是公子遂!

《三国志》

因此,再对照回《三国志》中“高贵乡公卒,年二十”的上文,是:

这一段,看起来是和“曹髦之死”没有任何联系的文字,但用“春秋笔法”来观照——当年四月司马昭才加九锡,下个月皇帝就卒了!如果陈寿真的意有所指,那司马昭就是陈寿所暗示的真凶。

再对照“曹魏其他君王之死”在《三国志》中的描述,很明显,只有“曹髦之死”的笔法特殊,因为其他人都有陈寿亲自撰写的死亡地点与安葬事宜。

咱们无法确定当年的司马家和曹家,是否有人读懂陈寿的良苦用心,但是至少陈寿用“春秋笔法”让《三国志》留存下来。

司马懿剧照

在《三国志?三少帝纪》中,陈寿给曹髦的评语是:

在如此重要的“评曰”中,“曹髦是贼子”的评价不复见,而陈寿只说他沉不住气,以致政敌先发制人;再对比《三国志?高贵乡公纪》中,陈寿又特别记载曹髦于太学与诸儒辩论经义的大段文字,可发现曹髦是个满腹经纶且懂得触类旁通的君主,并非不学无术。

由此可知,陈寿袒护司马氏,实在是迫于政治压力;而他能用“春秋笔法”向后人透露一些真实的历史,既高明又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