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本来,在三国格局里,魏强蜀弱,且魏国把主要精力放在与东吴死磕上,不料诸葛亮竟在一年内两次北伐,是可忍孰不可忍?加上魏吴石亭之战中,曹休惨败,曹真就任大司马后,注意力转到了西南,战略进攻方向由伐吴转向了伐蜀。公元230年,曹真上表曹叡,正式起兵伐蜀。
这次战争,正史和《三国演义》都有记载,但路线和战争进程明显不同。据《三国志》记载:“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伐蜀大军中,史书有明确记载的至少有四路:
第一路由曹真亲自率领,路线是从长安直接向南,走子午道。先锋是夏侯渊之子夏侯霸。
第二路由司马懿率领,从宛城(今河南南阳)出发,沿汉水上溯。
第三路由张郃率领,出斜谷,即走褒斜道。这条路两年前被赵云撤军时烧毁了栈道,此时估计没有完全修复。
第四路魏军可能由郭淮、费耀率领,史书记载的“从武威入”,我感觉可能是把“武都”或“武都、建威”误记为武威,其进攻路线应该是走祁山道,经武都郡抵达汉中。
曹真的四路大军进攻路线,如下图所示:
表面看来,曹真的战略部署应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出动的兵力也不少,虽没有演义说的四十万那么多,曹真率领的大概就有10万,加上其他几路,总兵力应当在15万以上。但是,曹真伐蜀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地形和气候因素。曹真是七月上的表,军队出征是八月,即公历9月左右,遇到了三十日的大雨,走的又是子午道,山洪暴发,冲毁了道路,几路大军进攻受阻,只好退兵。
《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说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提到毕星躔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后来,曹真与司马懿率大军果真在陈仓城内遇到大雨。其实,诸葛亮所谓“毕星躔于太阴之分”就有大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古代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实际上天文和气象并无直接联系。而且,陈仓也不可能有一个月的大雨,这种说法明显有误。
那么,为什么陈仓城很难遇到连续一个月的暴雨,子午道就有可能呢?
陈仓即今天的宝鸡,位于关中平原上,其位置如下图所示:
陈仓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这里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夏季风影响时间短。大致7、8月,受夏季风影响,雨季来临,而到了9月,雨带南退,降水迅速减少。所以,陈仓不要说9月连降一个月的大雨,就是7、8月间降雨一个月,也基本没有可能。
但子午道就不同了,子午道位于秦岭之中。为什么秦岭山区就容易形成降水呢?
我们知道,迎风的山地对降水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风经过山地的机械阻碍作用,引起气流抬升运动,空气达到凝结高度后,如果原来的空气层结是对流性不稳定或条件性不稳定的,能加速上升运动继续发展,凝云致雨。当低气压或锋面移到山地时,因地形使低压系统或锋面移动滞缓,导致气旋雨或锋面雨雨势增长,强度增大。当气流进入谷地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如果空气潮湿,层结条件又适宜,就会产生降水。此外,气流经过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域,因摩擦力的影响产生湍流上升运动,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往往形成低层云或层积云,产生类似毛毛雨、小雨这样的小量降水。
其实,不只是迎风坡多雨,背风坡由于山体效应,也会在午后多雨。原来,空气的热量不直接来自太阳,而是来源于地面辐射。
下图中,山峰A处与C上空B处位于同一水平面,A处大气紧贴山峰,山峰的地面辐射直接对A处大气加热,而B处的空气要得到C地面的辐射加热则需要辐射和对流输送多个环节,所以,A处气温要比同一水平面而远离地面的B处高。A处气温高,空气会上升,而周围B处的空气相对冷却会下沉,山峰热源就像一个抽气机,抽动周围的空气向山峰汇聚上升,周围相对冷却的空气下沉,出现气流运动。如下图所示:
山峰地带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造成山体的增雨效应。山体热源在一天中的白天明显,尤其是午后更甚,所以这样的增雨效应也常发生在一天的中午到下午的时间段。即使在背风坡,由于山体效应,也会形成降水,况且,子午道相当部分路段位于秦岭迎风坡,遇到连续降水实属正常。
但是,山体效应虽会使降水增多,又为什么会形成连续三十天的暴雨呢?原来,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低涡下部的西南季风北上,经西藏、云南及四川西北部到达秦岭上空,与此同时,西太平洋水汽随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同样能输入到这里。充足的水汽,加上秦岭山脉的阻挡,最终形成了连续三十天的大雨。
秦岭暴雨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秦岭有多条断裂带,在暴雨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曹真大军确实遇到过山洪,冲毁道路。
但是,地形和气候条件虽对曹真大军不利,但伐蜀最终失败,自然条件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蜀国的防御措施才是几路大军失败的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