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一句歌词将青花瓷的胎体,花纹描绘的生动形象。元代景德镇烧制出青花瓷后,很快青花瓷就因为其素雅大方的外观,风靡全国,广受人们喜爱。
青花瓷其实是釉下彩的一种,它是通过用含钴的矿料在瓷器胎体上用画笔勾绘出浓淡交错的花纹,之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之后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这种工艺制作出的瓷器,色调明快且在高温烧制中不容易对瓶身上彩绘的颜色造成损伤。
然而人们只知青花瓷价值极高,却鲜少有人知道它还有个身价更高的同胞兄弟,除了花纹颜色与它有些不同外,制作工艺等皆与青花瓷如出一辙。这个就是存世稀少,品相十分美艳动人的釉里红瓷器。
虽说釉里红的制作工艺与青花瓷别无二致,但由于釉里红在瓶身上绘制的的矿物染料变成了铜红料,而铜料对窑内的气温要求要比青花瓷严格的多。因此虽说两者制作工艺虽然相同,实际上釉里红的烧制成功率却比青花瓷低了很多。
元代时窑烧制出一只颜色纯正的釉里红瓷瓶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导致瓶上釉彩颜色过浅或是深到发黑,也容易造成花纹线条釉色分布不均匀、晕染开等现象。总的来说元代时景德镇的窑工们对釉里红的烧制技术还没有完全的掌握熟练,因此元代的釉里红瓷瓶存世数量并不像青花瓷那样多。
这一时期的釉下彩装饰方法也很简单,比较典型的有四种方法。
用线条直接在瓷器胎体上描绘各种不同的图案花纹,这是釉里红最基础的装饰方法。
釉里红拔白就是在瓷器白胎上留出空白的地方,或是刻划出图案和花纹,再在其他地方涂抹满铜红染料。
这种方法是指用铜红染料涂出一定的图案。
就像标题所述,这种方法是将钴蓝染料和铜红染料搭配使用使其交汇地出现在同一件瓷器上。
早期元代的釉里红瓷器器型大致分为罐、瓶、盘、碗等,大多都是一些很常见的器型。
其实在元代比起青花瓷,釉里红这种瓷器更为受人喜爱。元代是汉族与蒙古族相互交融的一个朝代,在颜色的喜爱上蒙古人崇尚白色,而汉人喜欢红色,釉里红的出现代表着两族人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融合。
正像是当时元朝政治、思想、文化的大融合的社会环境一样,也因此釉里红鲜艳亮丽的色彩,其实更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在当时釉里红瓷器其实更为人民喜爱。
明代的瓷器在造型上继承了元代的瓷器器型,随着工艺的进步与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这一时期釉下彩的花样品种更加繁多了起来。釉里红在明洪武时期数量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并且这一时期的釉里红瓷器质量很高,很少再出现烧制出的瓷器釉色过浅或者过深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大多为红中略微泛出一点灰色,整体来讲釉色要比元代的釉色鲜亮很多。这一时期的瓶身装饰方法由元代的涂绘为主逐渐转变为线描为主,釉里红彩绘的绘制也更加的精致了。
虽然分器物还是会出现晕染的现象,但比起之前晕染面积已经很小了,并且出现这种情况的瓷器也是少数,因此这一时期釉里红的烧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釉里红的存世量开始变得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