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曾外孙、王粲孙子,虽英年早逝,但有着划时代的易学成就

2020-08-04 23:21:39 作者: 刘表曾外孙、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又称新道家,亦称形而上学)兴起,清谈成风。当时的士族名流大都卷入其中,何晏、王弼等人也不例外。如此一来,易学的研究受到了影响。

随之,中国国学史上,出现了继汉朝“象数派”之后的另一大易学研究流派,那就是“义理派”。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弼。

一、官宦豪门,诞生了机智聪慧的一代英才。

王弼(226—249年),曹魏时期的经学家、哲学家;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

王弼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六世祖王龚为政温和、任职严谨,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畅以守正严明著称,是东汉末年的“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也曾位列“三公”。

继祖王粲(王弼的父亲王业为王粲之继嗣)是少年成名的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侍中,封关内侯;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 另外,他的曾外祖父是荆州牧刘表,也是东汉末年的“八俊”中的一“俊”。

王弼之曾外祖刘表(剧照)

拥有如此家庭背景的王弼,享受着优越的读书学习的环境条件。年幼时的王弼就已表现得非常聪慧,十多岁就喜欢读解《道德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不断丰富,在与当时的清谈名士辩论问题时,口才出众的王弼曾力挫群英,得到玄学大家、时任吏部尚书的何晏的赏识。

当吏部郎裴徽见到王弼时,感觉他很奇异,就问他,“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

王弼随即回道:“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王弼(图像)

裴徽对王弼的回答,既佩服又感到不可思议。

二、注解《周易》,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1、另辟蹊径注《周易》。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王弼虽然只享寿二十三岁,但他的学术成就却是卓越的、划时代的。

王弼生前撰写有《周易注》、《周易略例》等著作。他对《易经》的上、下篇及《易传》中的《文言》、《彖传》、《象传》都作了注解。

王弼注解《周易》时,别具一格,完全抛弃了汉代易学家的传统方法。他以费直注解的《周易》为底本,但在内容上尽扫神学迷信色彩。

他弃用象数之论,运用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去解读《周易》,从思辨哲学的高度注释《周易》。

王弼之《周易注》

2、融合吸纳成特色。王弼在解易的过程中,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吸纳了老子、庄子的哲学观,从而形成了自己偏于思辨的玄学哲学思想。他的这一哲学思想呈现着两大特色。

其一,以无为本的宇宙观。王弼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老子和庄子。他非常推崇《道德经》和《庄子》两大著作,并将它们和《周易》合称为“三玄”。

他认为“无”就是老子所说的“道”;“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

老子(图像)

但同时,他又认为“道”只是“无”的名称,宇宙的本根是“无”,而不是“道”;宇宙原本是无形的,是难以命名的。

“无”是王弼哲学思想中的最高概念,“道”、“玄”等概念都只是对“无”的不同称谓。

然而,王弼的“无”,并不是一无所有的“空无”,而是盈余出万有的“清虚”。

他认为宇宙的生成,是以无形之物为母体的,从“无”中诞生了“有”,进而从“有”中诞生了天下万物。这就是王弼独特的宇宙“生成论”。

其二,得“意”忘“言”的认识论。

王弼认为,无论是事物的本体,还是圣人的治世之道,都是可以认识的。他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他对《周易》的“意”、“象”、“言”等三者的论述上。

“易”之图示

所谓“言”指的是对卦辞和爻辞的解释;“象”指的是卦象;“意”指的是卦象表达的思想,即义理。他指出,我们可以通过“言”认识“象”,再通过“象”明确“意”。

但我们应该“得鱼忘荃”,在明白了“意”之后,就不必再执着于卦象或言辞。

三、创建流派,将古经《周易》研究玄学化。

在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观点的同时,王弼在易学研究领域有着两大突出贡献。

1、创建了“义理派”。王弼变革汉代易学家的解易思路,把象数之学变成义理之学,从而创建了易学研究领域的“义理派”。这是易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飞跃。

汉朝人解易注重象数,往往把八卦对应性地视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象,颇显牵强附会。譬如,用“马”表示“乾卦”中“健”的含义,用“牛”表示“坤卦”中“顺”的意义等,诸如此类。

八卦图示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反驳说:“如果义理可通,为什么必须将’健’解释成’马’,把’顺’解释为’牛’呢?”他对汉朝易学的这种机械的解释方法,提出了质疑、批评。

王弼认为,通过对爻辞和卦辞的解释,可以明白卦象,然后通过卦象即可明白卦象中所包含的义理。

这种读解方法,就是“义理派”的解易方法,相对于汉朝的易学来说,可谓是很大的进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