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性发鬓演变史——“挽鬓”和“高鬓”在明代发鬓的历史地位

2020-08-05 15:34:13 作者: 明代女性发鬓

女性发型在古代是一种民族标志,是为了区别于其它朝代,显示本朝文化特征的体现。明代对于女性发型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发型也有等级之方,年龄之别,据史料记载,明代出阁女子和未出阁女子在发型上就有明显的区别,从发饰和服饰中均有体现。明代女性发型虽然沿袭了宋代发型的特点,但从本质上还是有区别,在宋代原有的基础上,加上明代特有的发饰,使明代女性发型具有本朝特色。女性发型的变化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融入明代文化习俗,体现明代独有的审美价值。

明代女性发型的发展史:初期女性的发型多以“挽鬓”和“高鬓”为主,以“挑心髻”、“堕马髻”为辅助。

明代是一个极为重视礼节的朝代,在传统服饰上,明代大多以传承为主,就是沿袭汉族人的传统服饰,在根据本朝的国法律例进行完善,把好的传统服饰流传下来,加上明代特有的文化和手艺,在女性的发型上加以点缀,明代女性的发型多以“挽鬓”和“高鬓”为主,以“挑心髻”、“堕马髻”为辅。这些发型都是根据明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发型所代表的不止是明代女性的美,更能代表明代的一种文化审美。

“挽髻”是民间的一种习俗,亦称为上头,其发型如盘状,可以在其发鬓上带一些好看的发饰,突出女性的美,虽是一种习俗,也体现了女性在明代的地位。挽鬓在明代女性一般会佩戴一些简单的珠花,玉簪为主,以简单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眼中,不管在民间还是宫廷中都是较流行,给人一种纯洁的质朴感。挽鬓既能表达女性温婉柔美的一面,又能体现当时明代简单大方的审美观。

“高髻”在盘发技艺中是属于比较复杂的,自带一种奢华风范,盛行于宫廷之中。在《赠李司空妓》:中提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高鬓的起源便是宫中,宫中本就聚集了天下华丽的饰品,是明代女性发型的榜首,宫中发型是从大臣家眷中流传出去的,高超的盘发技艺,华丽的饰品,很快就在民间传播开来,引得民间妇女纷纷效仿。高鬓于其说是奢华之风,不如说是明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奢华之风能够在民间传播开来,由此可见当时明代发展是多么的繁荣。

“挑心髻”在明代女性发型中也是经典,它们是明代发型首次区别于其它朝代的发型,有明代的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内也是非常流行。“堕马髻”沿袭了汉族文化,是明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虽是沿袭,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可以分别出以汉族的不同,可以说是明汉文化的结合,发型的不断变化发展,也是明代在不断发展。

明代广为流行的几种发型,都含有明代文化的特征,都是符合明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挽鬓和高鬓就可以看出明代在不断发展,从一种质朴风范转变为奢华风范,还都能被明代子民所接受,成为当时时代的标杆。

明代女性发鬓的转变:明代女性用发鬓彰显地位,有发鬓等级之分,也以女性发鬓为引,带动明代传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在《大明集礼》中对宫廷服饰,华服饰品都有记载,明代初期,发型多以体现女性温婉柔美为主,后主要彰显女性的地位和等级尊卑之分,体现了女性高贵艳丽,这些都于明代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明代后期出现的“牡丹头”,牡丹头就是为了彰显女性的地位,牡丹头有七寸之高,有长寿的美好寓意,这种发型就同高鬓产生了差别,高鬓在达官贵人和民间几乎人人可以效仿,但牡丹头采用独特盘发技巧,把头发固定住,看似华丽,实则不可取,厚重的发型迫使民间妇女无法效仿,限制了行动,无法劳作,即使在达官贵人中梳牡丹头也是对客人以表尊重之意。

由于牡丹头的出现,带动了明代假鬓的盛行,假鬓也是沿袭宋代而来,假鬓的出现为明代女性发型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假鬓往往是后宫妃嫔和大臣家眷用于出席重要宴席时梳的发型,通常搭配华丽的礼服,以彰显自己的地位,也可以根据假鬓的发型定制发冠,后宫嫔妃及大臣家眷在出席宴席时,在发型上有一定的要求,会有宫廷发型,所佩戴的饰品也分等级,如:凤冠只有皇后才可佩戴。

髻,也是假鬓的一种形式,不过髻是明代已出阁女子的一种特有的标志,用来区别于为未出阁女子,髻在古典籍中也有记载。髻在已出阁女之也有区别,区别在于民间发型和宫廷发型,民间主要以简单舒适为主,而宫廷都是以华丽风格为主,在一些重要的宴席之中均可体现。

假鬓在明代最为流行,在当时也流传一句话:“宫女多高髻,民间喜低髻”。假鬓的出现带动了明代一些商铺和饰品的发展,一些商铺也开始制作一些假鬓,甚至出售成套的假鬓,在首饰店铺中,主要以金银为主,在明代金银玉珠发展的势头是最好的,一些工匠技艺都很高超,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样式出来,带动市场的发展。还在原有饰品的基础上,加入明代特有的图案,其寓意也非常美好。

明代饰品是发型的延伸,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从古至今就没有单独一说,任何行业或是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有连接性的,比如明代女性的发型,都带有明代特有的风格,是沿袭不来的,明代虽保留了其它朝代的习俗文化,但也是出于对文化的保护。

在明代如此严明的礼制中,女性发鬓也由彰显女性的地位和柔美,转变为对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